蟾宫曲·金陵怀古

〔元代〕卢挚

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

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

记得六朝时的金陵,是多么显耀豪华!为何江令归来以后,竟满城衰败无花?隔江犹听亡国歌女的声声卖唱,台城远望秦淮河水的渺渺烟沙。

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

问金陵旧时的豪门如今都在哪里?只见夕阳斜照下的一片枯草,飞来飞去的几点寒鸦;残霞掩映中的寥落归帆,伴着呜咽悲凉的胡笳。

注释

(1)蟾宫曲: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小令兼用。又名“折桂令”“步蟾宫”“东风第一枝”。

(2)六代:指三国时的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它们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历史上合称“六朝”。

(3)豪夸:竞相夸耀奢侈豪华。

(4)江令:指江总,陈代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人,仕梁、陈、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然而他却不理朝政,日与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制作艳词,荒嬉无度,时号“狎客”。

(5)玉树无花:即指由陈后主亲自创作的曲子《玉树后庭花》,它历来被看作是亡国之音。

(6)商女歌声:这句由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演化而来。商女:歌女。

(7)台城:六朝时的禁城,三国时期为东吴后苑所在,遗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

(8)江左:即江东,今江苏一带,此专指金陵。

(9)风流故家:指六朝显赫一时的王、谢家族。

蟾宫曲·金陵怀古拼音版

chángōng··jīnlíng怀huái
dāngniánliùdàiháokuāshénjiānglìngguīláishùhuāshāngshēngtáichéngchàngwànghuáishuǐyānshā
wènjiāngzuǒfēngliújiādànyángshuāicǎohányǐnyìngcánxiáliáoluòguīfānyànmíngjiā

作品简介

《蟾宫曲·金陵怀古》是元曲作家卢挚创作的一首散曲。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怀古作品,通过凭吊金陵前朝遗迹,以一种悲剧性的眼光来观照历史兴亡,从现实的荒冷凄凉而引发如梦如幻的感慨。全曲风格含蓄凝练、工丽精巧,语言明白如话、生动清丽。

创作背景

《蟾宫曲·金陵怀古》此曲当作于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当时卢挚在江东道廉访使任上。他来到金陵,登台远眺,眼见当年显赫一时的王、谢歌台,只剩下残阳下衰草凄迷,寒鸦哀鸣。面对着那寥落归帆,耳听着那呜咽胡笳,他感慨万分,写出了这支曲子。

作者介绍

卢挚(约1242—1315后),元代初期文学家、名臣。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至元五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其散曲与姚燧齐名,世称“姚卢”,风格自然活泼。诗文亦佳,著有《疏斋集》,已佚。今人辑有《卢疏斋集辑存》。卢挚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唐代〕李白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金陵晓发

〔清代〕姚鼐

湖海茫茫晓未分,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濆。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唐代〕李白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五,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留别金陵诸公

〔唐代〕李白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

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

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

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

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

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