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游塞

〔唐代〕齐己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

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作品简介

《送人游塞》是唐代诗僧齐己的一首边塞送别诗。此诗以"槐柳野桥"的中原意象与"行尘马前"的征途场景对举,勾勒出空间跨越的张力;"秋风汉地"与"客路胡天"的工对,强化了文化地理的转换;颈联"雁聚河浊""羊群草膻"以腥膻物候凸显塞外特征;尾联"陇头宿"用北朝乐府《陇头歌》典故,在乡梦与流水声中收束,完成从物质边疆到心理边界的诗性建构。全诗对仗精严而气脉苍茫,展现晚唐边塞诗的凝练特质。

创作背景

《送人游塞》此诗作于后梁乾化年间(911-915),时齐己居荆州龙兴寺。诗中"汉地"暗指中原政权,"胡天"实指契丹崛起的北方。"河流浊"特指黄河上游泥沙景象,"碛草膻"反映游牧经济特征。作为南方诗僧,齐己通过虚拟的边塞书写,既延续盛唐边塞诗传统,亦折射五代十国时期民族碰撞的现实焦虑。末句"乡梦潺湲"的禅意,为其边塞诗注入独特的空灵气质。

翻译注释

翻译

不知名的小桥旁,槐树与柳树静静伫立,行路踏起的沙尘遮挡在马儿前方。

秋风席卷过汉朝的疆土,我们踏着外乡的路进入边塞。

大雁聚集之地,河水因此变得浑浊,而曾经翠绿的草地,在羊群啃食过后,已化为一片沙滩。

谁能忍受在边塞的寒夜中栖宿?无尽的思乡之情化作泪水,与梦境交织成连绵不绝的哀歌。

注释

(1)行尘:行走时扬起的尘埃。

(2)客路:指外乡的路。

(3)碛:沙漠。

(4)那堪:哪能承受,哪能忍受。

(5)潺湲:形容流泪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sòngrényóusài
huáiliǔqiáobiānxíngchénànqián
qiūfēngláihàntiān
yànliúzhuóyángqúncǎoshān
kānlǒngtóu宿xiāngmèngzhúchányuán

作者介绍

齐己(863—937),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尝住江陵龙云寺,自号衡岳沙门。性颖悟,善琴棋书法。诗多登临题咏、酬唱赠别之作,为时人称赏。间有宣扬佛教出世思想或反映民生疾苦之作。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著有《白莲集》等。《全唐诗》存诗10卷。

相关推荐

送友人入蜀

〔唐代〕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