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西山

〔宋代〕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作品简介

《酒泉子·长忆西山》是北宋词人潘阆所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全宋词》中,上片以“三伏似清秋"写出灵隐寺、玲泉亭古木参天,凉爽宜人;下片以白猿攀树,长啸远去,写灵隐山冷清幽静,最后以画不如真景,反衬灵隐山峰峦之美。该词词意含蓄沉稳,绘景采用白描、想象和反衬等表现手法,清幽神奇,自然美感。

创作背景

《酒泉子·长忆西山》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潘阆曾寓居钱塘(杭州),宋真宗时,潘阆起复为官,后来没有再回杭州。他“长忆”而唱《酒泉子》,当是这时期的词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常常回忆 灵隐山的风光。那里的灵隐寺、 天竺山、 冷泉亭我都曾经游览过。山里气候宜人;就是三伏天也如清秋般凉爽。

在那里, 我还肯眼见白猿攀上高树,长哺一声便不见了踪影, 告别西山之后,我曾有好多次将所见美景画下来。但始终觉得画中峰峦不如实景美丽。

注释

(1)西山:即灵隐山,一名武林山。上有北高峰。

(2)三竺:山名。有上竺、中竺、下竺之分,各建有寺。

(3)冷泉亭:唐时建,在飞来峰下 石门涧旁。几行游,一作“旧曾游”。

(4)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 日是末伏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 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三伏也用来特指末伏。

(5)白猿:相传晋代慧理曾养白猿于飞来峰西的呼猿洞。

(6)啸:撮口长呼。

(7)画阑:彩绘的阑干。此代指画廊。

(8)欠峰峦:此指画中 的山峦不够美。欠,欠缺;不足。

全文拼音版

jiǔquán··cháng西shān
cháng西shānlíngyǐnqiánsānzhúhòulěngquántíngshàngjiùcéngyóusānqīngqiū
báiyuánshíjiànpāngāoshùchángxiàoshēngchùbiéláixiànghuàlánkànzhōngshìqiànfēngluán

作者介绍

潘阆(?—1009),字逍遥,又号逍遥子,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尝居洛阳,卖药。宋太宗时,因能作诗,被人推荐,至道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国立大学的教官)。曾几次被贬谪,漂泊林泉多年。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今安徽滁县)参军。大中祥符二年卒。

潘阆的诗

相关推荐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代〕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酒泉子·无题

〔宋代〕辛弃疾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