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道中

〔宋代〕萧立之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作品简介

《茶陵道中》是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茶陵道上迷路时所生出的日暮途穷之感。首联写深山日暮,一径深杳,茫然不辨通向何处。颔联写迷途中但见老屋破旧、竹林开花而不见人迹,是亡国和荒年的残败景象。颈联说西来南去之路皆为元人所占领,感到无路可走。结语诉说无家可归。这诗当是借题发挥,有国破家亡的喟叹。全诗发语沉痛,情韵凄绝,对仗工稳,气脉流注,禾黍之悲。

创作背景

南宋灭亡前夕,萧立之在辰州做官。南宋亡后,他不愿投降于元朝,回老家隐居。《茶陵道中》这首诗创作于作者辞官之后在茶陵道中奔波的心情。

翻译注释

翻译

一山峰重重叠叠,遮蔽了夕阳,放眼望去,也不知这条小路通向何方。

衰败的茅草屋边已经长出了菌菇,竹花开放,预示着饥荒的到来。

从西而来,处处混乱不堪,向南而去,亦是尘沙弥漫。

独自面对着这苍茫大地,何处才是我的家呢?

注释

(1)窅:渺然不可测。

(2)竹有花:指竹米,荒年可以充粮。

(3)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西来、南去:作者当时由湖南阮陵前往江西宁都,行路的方向正是由西北向东南。

全文拼音版

chálíngdàozhōng
shānshēnluòjìngyǎo
lǎomáoshēngjūnniánzhúyǒuhuā
西láidàonánchénshā
cāngmángwàishēngchùjiā

作者介绍

萧立之(1203—?),字斯立,自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进士,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南宋危急时期,参预保卫本朝的战争;南宋亡後,对元代的统治极端憎恶,遂而归隐。诗为谢枋得所赏。作品大多爽快峭立,自成风格。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敏《识后》,明嘉庆《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副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相关推荐

茶诗

〔唐代〕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宋代〕郑清之

书如香色倦犹爱,茶似苦言终有情。

慎勿教渠纨裤识,珠槽碎釜浪相轻。

〔宋代〕徐荣叟

官焙春绿入贡时,担头猎猎小黄旗。

甘香不数尝阳羡,密侍天颜喜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