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

〔先秦〕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作品简介

《九歌·国殇》此诗歌颂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全诗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

创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后来居上,扩张势头咄咄逼人,楚国成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楚怀王却放弃了合纵联齐的正确方针,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与秦交好,当秦国的诺言终成画饼时,秦楚交恶便不可避免。自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起,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仅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楚秦战于丹阳(在今河南西峡以西一带),楚军大败,大将屈匄被俘,甲士被斩杀达8万,汉中郡为秦所有。楚以举国之兵力攻秦,再次大败于蓝田。

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阳北)。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再次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再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攻取析(今河南西峡)等15座城池。在屈原生前,据以上统计,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后人指出:《国殇》之作,乃因“怀、襄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而极痛之”。古代将尚未成年(不足20岁)而夭折的人称为殇,也用以指未成丧礼的无主之鬼。按古代葬礼,在战场上“无勇而死”者,照例不能敛以棺柩,葬入墓域,也都是被称为“殇”的无主之鬼。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翻译注释

翻译

战士手持吴戈身披犀甲,敌我战车交错刀剑相接。

旗帜遮天蔽日敌众如云,飞箭交坠战士奋勇争先。

敌军侵犯我们行列阵地,左骖死去右骖马受刀伤。

兵车两轮深陷绊住四马,主帅举起鼓槌猛击战鼓。

杀得天昏地暗神灵震怒,全军将士捐躯茫茫原野。

将士们啊一去永不回返,走向迷漫平原路途遥远。

佩长剑挟强弓争战沙场,首身分离雄心永远不屈。

真正勇敢顽强而又英武,始终刚强坚毅不可凌辱。

人虽死亡神灵终究不泯,您的魂魄不愧鬼中雄英!

注释

(1)操吴戈兮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被,通“披”,穿着。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2)车错毂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错,交错。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3)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

(4)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5)凌:侵犯。

(6)躐:践踏。

(7)行:行列。

(8)左骖殪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殪,死。

(9)霾两轮兮絷四马:战车的两个车轮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霾,通“埋”。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

(10)援玉枹兮击鸣鼓: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击打着声音响亮的战鼓。先秦作战,主将击鼓督战,以旗鼓指挥进退。枹,鼓槌。鸣鼓,很响亮的鼓。

(11)天时怼兮威灵怒:天地一片昏暗,连威严的神灵都发起怒来。天怨神怒。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天时怼,指上天都怨恨。怼,怨恨。威灵,威严的神灵。

(12)严杀尽兮弃原野:在严酷的厮杀中战士们全都死去,他们的尸骨都丢弃在旷野上。严杀,严酷的厮杀。一说严壮,指士兵。尽,皆,全都。

(13)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反,通“返”。

(14)忽:渺茫,不分明。

(15)超远:遥远无尽头。

(16)秦弓:指良弓。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

(17)首身离:身首异处。

(18)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惩,悔恨。

(19)诚:诚然,确实。

(20)以武:以:且,连词。武:威武。

(21)终:始终。

(22)凌:侵犯。

(23)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

(24)毅:威武不屈。

(25)鬼雄: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全文拼音版

guóshāng
cāojiǎchēcuòduǎnbīngjiē
jīngruòyúnshǐjiāozhuìshìzhēngxiān
língzhènlièhángzuǒcānyòurènshāng
máiliǎnglúnzhíyuánmíng
tiānshíduìwēilíngyánshājìnyuán
chūwǎngfǎnpíngyuánchāoyuǎn
dàichángjiànxiéqíngōngshǒushēnxīnchéng
chéngyǒngyòuzhōnggāngqiánglíng
shēnshénlínghúnwéiguǐxióng

作者介绍

屈原(343—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楚国贵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变法图强、联齐抗秦,却遭谗言被流放。后因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悲愤投汨罗江而死。其作品《离骚》《九章》《天问》等,开创“楚辞”文体,以瑰丽想象和爱国情怀著称。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精神影响深远,端午节(龙舟竞渡、食粽)即源于对他的纪念。

屈原的诗

相关推荐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

〔清代〕纳兰性德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

〔清代〕文廷式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室思·其五

〔两汉〕徐干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诚心亮不遂,掻首立悁悁。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寄高令

〔宋代〕苏轼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