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唐代〕白居易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作品简介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把三十多年前谈笑风生的情景,重新展现在眼前。颔联写此时与卢君聚首,共同披阅他的诗卷,发现有很多是赠给元稹的。颈联转入正面抒情。尾联诗人又用“闻道”一语领起,宕开诗境,悼念之情十分深远。这首诗直抒胸臆,纯任自然。

创作背景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这首诗大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或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白居易晚年与“香山九老”之一的卢子蒙侍御交往,一天,翻阅卢的诗集,发现集子里不少诗篇是赠给元稹的,而此时元稹已去世十年了。白居易不禁心酸,他迅速把诗集翻到最后,蘸满浓墨,和着热泪,在空白页上写下了这首律诗。

翻译注释

翻译

从前听过元稹吟咏你的许多诗,只是遗憾我与卢君你相识太迟。

今天正赶上你翻阅往日的诗作,诗作中有很多写的是赠给微之。

你我泪眼相看无限伤情难诉说,别有伤心事哪里是他人所能知?

听说成阳那边元稹坟头上的树,已经长出了三丈多长的白杨枝。

注释

(1)卢子蒙:名贞,是元稹的好友,与元稹多有诗唱和。

(2)元九:元稹,因排行第九,所以称元九。

(3)卢君:卢子蒙,名贞,范阳人,“香山九老”之一,曾官殿中侍御史,是元稹的好朋友。

(4)咸阳坟:元稹死于大和五年(831年),葬在咸阳奉贤乡洪渎原。

(5)抽:抽出,这里是形容树木生长迅速。

全文拼音版

lǎnméngshìjiùshīduōwēizhīchànggǎnjīnshāngyīnzèngméngjuànhòu
wényuánjiǔyǒngjūnshīhènjūnxiāngshíchí
jīnféngjūnkāijiùjuànjuànzhōngduōdàozèngwēizhī
xiāngkànlèiyǎnqíngnánshuōbiéyǒushāngxīnshìzhī
wéndàoxiányángfénshàngshùchōusānzhàngbáiyángzhī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尉迟杯·离恨

〔宋代〕周邦彦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雁门太守行

〔南北朝〕褚翔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余。

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

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寄语闺中妾,忽怨寒床虚。

游黄华山

〔金代〕元好问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激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穷。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