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留襄州》是近代词人高宪的一首词。上片起首先写登山所见,登上楚山,很自然地就看见了山下的襄州。作者触景生情,又联想到曾在襄州发生过的历史风云、兴废大事,及许多著名人物及他们的经历和业绩。下片首二句“雁横别浦,鸥戏芳洲”写眼前之景。作者从历史的烟雾中又回到现实里,眼前是大雁飞过南浦,鸥鸟戏嬉于芳洲。秋景本来颇具生机,但沉重的历史感、沧桑感,使作者思绪又回到对历史和人生的观照上。全词为怀古之作前面是对历史和人生的慨叹,结尾振起,又隐含着浓浓的豪气,颇有气势。
三奠子·留襄州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兴废事,古今愁。草封诸葛庙,烟锁仲宣楼。英雄骨,繁华梦,几荒邱。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花又老,水空流。著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
作品简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寄江南故人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柳梢青·岸草平沙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赠日本歌人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鹤
樊笼毛羽日低摧,野水长松眼暂开。
万里秋风天外意,日斜闲啄岸边苔。
赠刘侍御
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
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门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夜游宫·苦俗客
几个相知可喜,才厮见、说山说水。颠倒烂熟只这是。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
有个尖新底。说底话、非名即利。说得口干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