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由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是一首写景怀人词。上阕写玉人伫立池边,怅望一弯纤月,妙在不写抬头望月,而写凝望水中之弯月。无限情思,俱从倒影中映出。下阕抒情,却不从眼前景入笔,而是从与江燕晓别写起,再叹红减春休,最后归到西风吹拂梧桐深林的深夜,回应上阕“月明池阁夜来秋。”全词意境朦胧而清奇,情深而意重。
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菱花铜镜,好像谁将它丢在冷夜里不来收拔,哪位美人理出钓竿,将一弯纤细的月钩垂钓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阁,夜来池阁秋风冷。
当年像双燕呢喃话归,清晨时劳燕分飞,各自西东,仿佛随着春意终结,水面上莲荷凋谢了艳红。瑟瑟西风吹过天井的梧桐,最感到悲愁的叶子先自飘零。
注释
(1)铜花:铜镜。比喻水波清澈如镜。古代铜镜刻有花纹,故称铜花。
(2)纤钩:新月影,如钩,弯细的月影,约农历初二、三时的月亮。黄庭坚《浣溪沙》词:“惊鱼错认月沉钩”。
(3)冷来秋:指比秋天还冷。
(4)晓:清晨时分。
(5)水花红:水边红蓼(liǎo),也叫水蓼,茎叶呈红色。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蓑翠减,冉冉物华人。”这里借用其意。水花:荷花。
(6)春休:春天结束。
(7)梧井:井,即露井,无盖井。
(8)叶先愁:树叶先凋谢。梧井,取前《解连环》(暮檐凉薄)“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词意,因梧桐落叶最早,由其叶落,即知秋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浣溪沙·杨花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堂空。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浣溪沙·方响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浣溪沙·云澹风高叶乱飞
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深闺人静掩屏帷。
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
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扬。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