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怀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怀念西湖,表达了词人对亡兄的深切思念;下片述观雪有感。“玉屏”两句述“观雪”。“傍夜”三句记归家。此词语言凝练,给人严整概括的感觉,读来顿挫,沉郁。
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怀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
断梦游轮。孤山路杳,越树阴新。流水凝酥,征衫沾泪,都是离痕。
玉屏风冷愁人。醉烂漫、梅花翠云。傍夜船回,惜春门掩,一镜香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是年词人四十四岁,尚在苏州瓜泾。此有《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一词可证之。“岁腊”,一年中的十二月份。“朝”,早上。“怀”,忆及也。所以“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是吴文英由瓜泾回杭腊朝之时。这首词回忆当年与翁元龙共游西湖,共赏雪景的往事,可视作《探春慢·龟翁下世后登研意》的补充。
翻译注释
翻译
与兄游兴正盛之时,梦忽然断了,怅然之情,渗透纸上。孤山杳渺无踪,湖边柳树嫩阴摇曳。流水平滑洁白像凝结一层酥油,衣衫上沾满泪痕,都是离别悲伤的印迹。
风冷人愁,于是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傍晚乘舟回到家中,游兴盎然。掩门照镜,镜中人影虽蒙着游尘,但梅松清香也同时荡漾在室中,从而也传递出春天已经来临的信息。
注释
(1)柳梢青:词牌名,又名“陇头月”“玉水明沙”“早春怨”云淡秋空”“雨洗元宵”等。以秦观词《柳梢青·吴中》为正体,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另有四十九字前段六句两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五十字前段六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两仄韵等变体。
(2)龟翁:即翁逢龙。
(3)研意:山名。
(4)癸卯:即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
(5)腊朝:即腊月初八,俗称腊日、腊八。佛教节日。中国汉族地区,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常于该日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腊八粥。后演变成一种民间习俗,以夏历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有庆丰收之意。
(6)游轮:游览的历程。轮,土地的宽广度。南北曰轮,东西曰广。
(7)孤山:在杭州西湖。
(8)杳:形容遥远,无影无踪。
(9)越:指杭州。
(10)阴新:形容春天嫩柳细枝之阴影。
(11)酥:用乳酪制成的白色脂膏,也叫酥油。词中用以状流水的光洁滑腻。
(12)梅花翠云:可指天空飘洒的雪花,亦可实质绿萼的梅花。即萼绿华、绿萼梅。
(13)镜:代指西湖。
(14)香尘:指雪。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柳梢青·何事沉吟
何事沉吟?小窗斜日,立遍春阴。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样伤心。
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两点眉峰,半分腰带,憔悴而今。
柳梢青·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柳梢青·芳草闲门
芳草閒门,清明过了,酒带香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柳梢青·锦样江山
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
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
柳梢青·岸草平沙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柳梢青·花朝春分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柳梢青·茅舍疏篱
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
宁宁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
柳梢青·病酒心情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
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华发苍颜,去时曾劝,闻早归来。
而今岂是高怀。为千里、莼羹计哉。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