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

〔宋代〕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作品简介

《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是宋代词人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清明时节的江南春色,抒发了作者南渡后孤独苦闷的心情。上片写清明多雨时节景物清冷,突出作者心情寂寥,下片写出了江南春日的勃勃生机,但无知己一同游赏,对此更令人神伤。全词写景抒情,明白晓畅,体现了朱敦儒词作的特色。

创作背景

《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这首小词写于南渡后的某个清明节。金兵攻陷宋朝都城汴京,迫使许多人抛妻别子,背井离乡,过着动荡的生活。这首《浣溪沙》便是词人南渡后见到的绮丽春色有感孤独苦闷而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明节扫墓烧的香和纸,被雨打湿而不能用;碧溪桥外边,燕子衔的巢泥微带寒;白天渐长,独自眺望倚阑杆。

笋壳脱落变长竹,开始呈现绿色一片;杏花凋落,刚结成的杏子还未酸。江南春色虽美好,可又与谁一起来观看?

注释

(1)香火:香烛纸钱,用以祭祀鬼神。

(2)燕泥寒:燕子衔湿泥筑巢。

(3)日长:春分后,夜短日长。

(4)箨:竹皮,笋壳。

(5)修篁:美好的竹子。篁:竹。

(6)褪花:花瓣掉落。

(7)与谁看:与谁一起观赏。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湿shīqīngmíngxiānghuǒcán
湿shīqīngmíngxiānghuǒcánqiáowàiyànhánchánglángān
tuōtuòxiūhuángchūsàn绿tuìhuāxīnxìngwèichéngsuānjiāngnánchūnhǎoshuíkàn

作者介绍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南宋词人。早年以清高自许,屡辞征召。南渡后曾任秘书省正字等职。其词早年婉丽清畅,中年饱经离乱,多忧时愤世之作,晚年隐逸,词风旷达淡远。语言通俗,自成一家,有“词俊”之称,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洛中八俊”。著有《岩壑老人诗文》《樵歌》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