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作品简介

《梦微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点出梦中与老友元稹相会和醒来的惆怅;颔联写自己身体多病,而老友已长眠地下近十年;颈联设想老友一身枯骨已化作泥土,自己徒剩一具躯壳寄于世间;尾联告诉老友,儿子爱婿已相继离世。全诗用梦中相会之愉悦和醒来之痛苦相对比,以乐景衬哀情,更突出了对故人的思念之切和对自己现实不幸的感伤和惆怅。悼亡之情,铭心刻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创作背景

唐贞元十七年(801),30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23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虽是个闲官,倒也可自得其乐。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效。元和十年(815),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二人只能互通书信、倾诉衷肠。太和五年(831),元稹病逝于武昌,次年归葬咸阳。开成五年(840),白居易六十九岁,大病初愈,时距九年,诗人对老友的情感依旧很深。加上健康与心绪亦与日俱非,更增添了对故人的思念,在某夜梦到元稹后,诗人创作了《梦微之》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夜里梦见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绢帕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

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注释

(1)微之:唐朝诗人元稹,字微之,与诗人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

(2)漳浦老身三度病:以三国时刘桢卧病漳浦自比。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淸漳滨。”漳浦,指漳河。今山西省东部有清漳、浊漳二河,东南流至河北、河南两省边境,合为漳河。

(3)咸阳宿草八回秋:指元稹已死多年。元稹死于大和五年(831)七月,次年七月葬咸阳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4)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

(5)寄人间:寄居人间。

(6)阿卫:微之的小儿子。

(7)韩郎:微之的爱婿。

(8)夜台:指坟墓,因为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所以称为夜台,后来也用来指代阴间。

(9)茫昧:模糊不清。

全文拼音版

mèngwēizhī
láixiéshǒumèngtóngyóuchényíngjīnlèishōu
zhānglǎoshēnsānbìngxiányáng宿cǎohuíqiū
jūnmáiquánxiàxiāorénjiānxuěmǎntóu
āwèihánlángxiāngtáimángmèizhīfǒu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梦扬州·晚云收

〔宋代〕秦观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东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梦中作四首

〔宋代〕林景熙

【其一】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其二】

一抔自筑珠丘陵,双匣犹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其三】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其四】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梦寻梅

〔宋代〕方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梦江南·帘不卷

〔宋代〕赵汝茪

帘不卷,细雨熟樱桃。数点霁霞天又晓,一痕凉月酒初消。风紧絮花高。

萧闲处,磨尽少年豪。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段家桥。濯发听吹箫。

梦中和觞字韵

〔宋代〕黄庭坚

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

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

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一邱一壑可曳尾,三沐三舋取刳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