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千年留下的书籍,被烧成一窖灰尘,路旁种田的农民也感到很伤神。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秦皇计算事务真是机灵聪明,以为人们读书多,就能活得比别人好。
注释
(1)遗踪一窖尘:遗踪:指写在竹简、丝绢等上的诸子百家的书籍。一窖尘:一坑尘土。
(2)祖龙:指秦始皇。
(3)乖角:机灵聪明。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千年留下的书籍,被烧成一窖灰尘,路旁种田的农民也感到很伤神。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秦皇计算事务真是机灵聪明,以为人们读书多,就能活得比别人好。
(1)遗踪一窖尘:遗踪:指写在竹简、丝绢等上的诸子百家的书籍。一窖尘:一坑尘土。
(2)祖龙:指秦始皇。
(3)乖角:机灵聪明。
《焚书坑》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以看似平实之笔叙说了诗人所见,诗的三四句写诗人的议论,揭示秦始皇焚书的原因。这首诗以轻松的语气,暗露嘲讽之意,无情地鞭挞了秦始皇焚书的暴行,深刻地讽刺了秦始皇的异想天开,匠心独运,曲折达意而又深刻有力。
人类历史上的专制者各有各的愚民术和御民术,但有一招,是他们都尝试过的,那就是钳制思想,管制言论,垄断文化,推行文字狱。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独裁者依然前赴后继,依然自以为是地享受着“文字狱”的盛宴。关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历史上感叹的人很多,罗隐这首《焚书坑》即是其一。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天边明月迥含霜,夜夜哀笳怨望乡。
一片愁心与鸿雁,秋风吹不到衡阳。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策杖农家去,萧条绝四邻。
空田依垅峻,断藁布窠匀。
地薄唯供税,年丰尚苦贫。
平生饱官粟,愧尔力耕人。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
云侵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
僧榻夜随鲛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
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防尘。
行不得,黦地衰杨愁折。霜裂马声寒特特,雁飞关月黑。
目断浮云西北。不忍思君颜色。昨日主人今日客,青山非故国。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
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
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
卖酒者曰:“几何数?”
曰:“子母四百金。”
卖酒者曰:“何忧为?”
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卖酒者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
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
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
其坦然如是。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
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
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