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滁州醉翁亭

〔宋代〕欧阳修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作品简介

《题滁州醉翁亭》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篇点明了自号“醉翁”的缘由;接着写了醉翁亭边的美景,特意选取流过亭下的山间幽泉来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热爱之情。全诗借客观景物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清丽流畅、疏旷飘逸的诗风特色。

创作背景

《题滁州醉翁亭》这是欧阳修诗集中,直接以“醉翁亭”为题所作的一首抒情诗,是一首借客观景物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诗篇,作于《醉翁亭记》成文之后。

翻译注释

翻译

四十岁的年纪还不算衰老,《醉翁亭记》只是醉翁我偶尔题作的文章。

酒醉中已将万物遗忘,哪还记得清我曾经历过的流年过往。

我只珍爱那醉翁亭下潺潺而流的溪水,喜欢它来自群峰间的从容。

声音高远就像从空中飞落,又好似闪光的珠玉,飞泻在亭子的两檐前。

水流汇入山岩下幽深的溪水,甘愿为清幽的泉水增加细流涓涓。

水流的声音不会扰乱人们的说话声,它的声音清澈悦耳,却又与管弦音质有所不同。

那岂不是像丝竹那般美妙,可丝竹演奏的声音嘈杂,总是令我心烦。

所以我多次携带着美酒,不顾路途遥远,步行走近这潺潺流动的清泉。

枝头野鸟偷看我的醺醺醉态,溪畔流云挽留我在此安闲睡眠。

可惜山花烂漫,只会对我含笑,却不懂得同我交谈。

唯有那高岩上裳来的凉风,才能吹得我从醉梦中清醒回来。

注释

(1)醉翁:欧阳修自号“醉翁”。

(2)题篇:这里指作者自己之前所作的《醉翁亭记》。

(3)遗:遗忘,忘记。

(4)年:年岁。

(5)亭下水:这里指琅琊溪,在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

(6)涓涓:水细流不绝的样子。

(7)管弦:这里指管乐器和弦乐器。

(8)丝竹: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

(9)繁:繁杂。

(10)就:靠近。

(11)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12)笑:形容山花盛开的样子。

(13)还:回来。

(14)醒然:形容清醒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chúzhōuzuìwēngtíng
shíwèiwéilǎozuìwēngǒupiān
zuìzhōngwànnián
dànàitíngxiàshuǐláicóngluànfēngjiān
shēngkōngluòxièxiàngyánqián
liúyánxiàyōuquánzhùjuānjuān
xiǎngluànrénqīngfēiguǎnxián
měizhúzhúshèngfán
suǒxiéjiǔyuǎnjiùchányuán
niǎokuīzuìyúnliúmián
shānhuānéngxiàojiěyán
wéiyǒuyánfēngláichuīháixǐngrán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题三义塔

〔近代〕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题郑十八著作虔

〔唐代〕杜甫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题舜庙

〔唐代〕张濯

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

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

寥寥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

题笼鹤

〔唐代〕白居易

经旬不饮酒,踰月未闻歌。

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

虎丘惭客问,娃馆妒人过。

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