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其十二》此诗传为清代藏族诗人仓央嘉措所作(实际为汉译仿作,融汇中原文化意象)。诗中以“侯门似海”的典故与佛教哲学意象结合,抒写爱情幻灭之痛。首句“侯门一入似海深”化用唐代崔郊诗句,暗喻阶级阻隔与情缘断绝;次句“欲讯卿卿问鬼神”极言相思无望,只能求助鬼神;后两句“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以佛教“镜花水月”之喻,点破情爱虚妄的本质。全诗语言凄婉,融合汉藏文化元素,在哀怨中透露出宗教性的超脱观。
情诗·其十二
侯门一入似海深,欲讯卿卿问鬼神。
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情诗·其十二》此诗虽托名仓央嘉措,实为后世汉译改编之作(原藏文诗无此内容)。仓央嘉措作为第六世达赖喇嘛(1683-1706),其情诗多藏文创作,主题聚焦宗教与世俗情感的矛盾。此诗借用汉族古典诗词意象(如侯门、镜花水月),反映了近代汉藏文化交流中对仓央嘉措形象的文学再塑造,可能成于19世纪后汉译过程中。诗中对“情爱虚妄”的慨叹,既契合仓央嘉措原诗的精神内核,亦融入了中原佛教哲学与闺怨诗传统。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旦进入权贵之家,就像落入深不可测的大海,想要询问心上人的音讯,只能去问鬼神。
这份情感怅然若失,如同逝去的梦境,镜中的花、水中的月,原本就不是真实的存在。
注释
(1)卿卿:相互亲昵之称。有时亦含有戏谑、嘲弄之意。
(2)惘然:失意的样子;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
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沉碑。
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
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几移。
赠苏绾书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宿铁关西馆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迎仙客·括山道中
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崦。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元日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归自谣·寒山碧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