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方响

〔宋代〕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作品简介

《浣溪沙·方响》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作的一首词,该词作于宋英宗治平元年(西元一〇六四年)七月。上片以衬托的写作手法,写乐女们敲击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方响演奏《凉州》曲的过程。下片以带有神话色彩的笔墨,写方响超常的艺术力量。全词记述了乐女演奏方响及其效果的全过程。

创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七月,苏轼在凤翔签判的官任上。苏轼妻王弗曾经以有乐女弹琵琶,银塘内跃出方响一片,物类相感如此,这一故事劝谏苏轼常慎于行事和结交朋友,苏轼作《浣溪沙·方响》该词以赞叹此故事。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池上的花朵盛开,如见清泉漫流一样,去听犀牛角作的敲击的槌和玉作的方响演奏的《凉州》曲。乐女快步,佩带着佩玉来到了馆舍。

遥远的天河上碧绿色的云彩轻轻地密布着,今晚的恋人相会在鹊桥头。一声声敲击,乐音穿透了新秋的天河。

注释

(1)银塘:清澈明净的池塘。

(2)犀槌: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

(3)玉板:击节的拍板的美称。

(4)凉州: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5)环佩:古人身上佩带的玉制饰物,这里代指妇女的佩饰。

(6)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造的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这里代指乐女居住的馆舍。

(7)远汉:天河。

(8)漠漠:密布。

(9)鹊桥:神话中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于鹊桥,喻恋人相会之处。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fāngxiǎng
huāmǎnyíntángshuǐmànliúchuíbǎnzòuliángzhōushùnfēnghuánpèiguòqínlóu
yuǎnhànyúnqīngjīnxiāorénzàiquèqiáotóushēngqiāochèjiàngqiū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菊节

〔宋代〕苏轼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