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玉行》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了封建官府驱逼劳动人民在极其艰险的条件下采玉,以及这一残酷压迫所带给家人的凄惨和悲苦。官吏如此暴虐,人民这样遭难,只不过为了开采溪中碧玉, 以供皇宫内苑享乐生活的需要,这就反映出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和腐朽。此诗抒写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唐代重玉,上层贵族阶级生活奢靡,需求量极大。除朝廷遣人从安西、于阗等外地求玉之外,官府还在产玉地区蓝田一带征丁采玉。采玉往往要攀绝岭,入深水,玉工艰险备尝而死者相继。韦应物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官府说要开采蓝田的玉石,就征调老百姓前去服役。
陡峭的山岭下没有人家,雨天的夜晚只有在杂树林中住宿。
给丈夫送饭的妇女因为找不到丈夫,只好独自回家,哀伤地哭泣。
注释
(1)白丁:原指未编入军籍的丁壮或没有功名的人士,此泛指一般平民。
(2)绝岭:犹言深无人烟的山岭。
(3)榛:一种有刺的小灌木。此泛指杂木横生的丛林。
(4)宿:住宿,露宿。
(5)饷:馈赠,此当送(粮)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韦应物的诗
相关推荐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莲曲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采莲令·月华收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红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采桑子·秋怨
辘轤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