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宋代〕贺铸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作品简介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是北宋贺铸的一首词作,写别后的凄凉兼及怀人,通常认为是作者怀念亡妻之作。上片写登临所见,下片回忆往昔的欢会以突出物旧人非的凄凉处境。词中眼前独自登临所见的实景与昔日“共登临”的虚景构成对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钟振振在校注《东山词》时认为此词应当作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以后,是作者晚年写于苏州的悼亡之词。贺铸在他的同作《半死桐·重过问门万事非》中曾抒发了他夫妻二人同到苏州却不能同归的遗憾,并用“火白鸳鸯失伴飞”来比喻自己老来孤柄的凄楚境况,此词题材主旨与之比较接近。

翻译注释

翻译

秋日的斜阳映照着江水,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透过一片平展的树林,隐隐望见远处起伏的群山。平原上散落着隐处村庄,不时传来隐声砧杵声。

记得当年和她共上西楼,眯着醉眼欣赏此处的风光。那时的景色和现在的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今天没有人和我一同登高欣赏了。

注释

(1)演漾金:状斜阳照水。演漾。流动起伏的样子。

(2)平林:平整的树林。

(3)村落:村庄。

(4)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的声音。

(5)西楼:苏州观风楼,在城西。

(6)凝醉眼:凝是集中注意力,醉眼指酒后迷糊的眼睹。此处比喻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之中。

(7)风物:风光景物,一般特指某个地方特有的。

(8)登临:本指登山临水,后也泛指游览。

全文拼音版

jiǎnhuànshā··qiūshuǐxiéyángyǎnyàngjīn
qiūshuǐxiéyángyǎnyàngjīnyuǎnshānyǐnyǐnpínglínjiācūnluòshēngzhēn
西lóuníngzuìyǎnniánfēngjīnzhǐréngòngdēnglín

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曾任泗州通判等职。晚居吴下。博学强记,长于度曲,掇拾前人诗句,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又好以旧谱填新词而改易调名,谓之“寓声”。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而纵酒狂放之作。风格多样,盛丽、妖冶、幽洁、悲壮,皆深于情,工于语。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

贺铸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菊节

〔宋代〕苏轼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浣溪沙·春情

〔宋代〕苏轼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