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山行

〔唐代〕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注释

(1)飒飒:风声。

(2)旻: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

(3)鶗鴂: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暮秋山行拼音版

qiūshānxíng
chángbǎnyángxiàtōngjīn
shānfēngchuīkōnglínyǒurén
cāngmínliángshífēichén
qiānniànjiéwànlàibēixiāochén
juézuómínghuìcǎochén
kuàngzàiyuǎnxíngránduōxīn

作品简介

《暮秋山行》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暮秋时节,诗人独步山林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描绘了暮秋的景色,突出了山林的空寂,也映衬了作者倦于仕途奔波的空虚惆怅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构思新奇巧妙,意境幽远凄清。

作者介绍

岑参(717—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其诗雄奇瑰丽,多描绘西域风光与军旅生活,与高适并称“高岑”,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充满浪漫豪情。曾两度从军西域,官至嘉州刺史。诗风壮阔激昂,善用夸张想象,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成就,对后世边塞文学影响深远。岑参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清代〕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鲁山山行

〔宋代〕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山行即事

〔宋代〕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山行

〔宋代〕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金山行

〔宋代〕郭祥正

金山杳在沧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宫。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悬西东。

我泛灵槎出尘世,搜索异境窥神功。

一朝登临重叹息,四时想象何其雄!

卷帘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

舟摧岸断岂足数,往往霹雳搥蛟龙。

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

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

蓬莱久闻未曾往,壮观绝致遥应同。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云南来入长望,又起归兴随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