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李评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送别的七言绝句,题说“重别”,正说明离别之前便有难分之意。全诗的主意都落在第二句上,正因为“舟船明日是长安",所以今夜秋江的离别才显得特别难,所以才叫吴姬缓舞,友人醉饮,所以才不觉得青枫白露的入侵之寒,说明两人都已沉浸在即将分离的惜别之情中了。可见两人友谊之深。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李评事其人无考。但从“评事”二字,知其为朝中一个负责案狱的司法官。这首《重别李评事》大约是昌龄在江宁(今南京市)任上某个秋天的作品。这从“吴姬”、“秋江”、“白露”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翻译注释
翻译
不要说秋江离别使人难堪,明日解缆开船便驶向长安。
看吴姬轻歌曼舞你我尽情酣饮,不要去管青枫白露秋夜凄寒。
注释
(1)莫道:不要说。
(2)是长安:就要到长安。
(3)吴姬:吴地的侍妾。
(4)缓:慢。
(5)君:李评事。
(6)随:任随。
全文拼音版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并称“联璧”。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雄浑豪迈,展现边塞风光与将士壮志;《芙蓉楼送辛渐》等送别诗则含蓄深婉。曾任江宁丞、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风刚健清新,尤擅刻画边塞与宫怨题材,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昌龄的诗
相关推荐
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重赠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重阳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重阳志感
容易东篱菊绽黄,却教风雨误重阳。
无端身世茫茫感,独上高楼一举觞。
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二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重九会光化二阕·其二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
重过何氏五首·其四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