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州作

〔唐代〕韦庄

雕阴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作品简介

《绥州作》是五代诗人韦庄所作的一篇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通过怀古伤今的写作技巧,描写在绥州途中的所见的肃杀、凄凉的边塞意象,表现了诗人离乡后的孤独以及不知何时才能摆脱羁留处境的苦闷,传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创作背景

《绥州作》这首诗是韦庄进士及第之前外出求学浪游绥州时作。绥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冷落荒凉。诗人写登绥州城楼眺望所见,顿时感到归期渺渺。诗人寓情于景,感怀伤事,吊古伤今,惋而多悲,萧瑟凄怆,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他内心充满的沧桑之感。

翻译注释

翻译

初秋雨歇的暮色中,我倚靠在绥州南城门楼上,面向南方的家乡看着前头的雕山,城墙高耸与云相连,是那古帝州。

茫茫夜雨中,阒寂边塞上,驼队隐约可见,驼铃摇曳不绝。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只有我这个羁旅客独倚高楼望着故乡。

明妃出塞时路经绥州,连路边的花儿都露出笑脸,蔡琰归汉路过绥州时鬓已秋霜。

无边的暮烟在升腾,凄清的单于之曲在暮烟中回响,扶苏城上弯月如钩。

注释

(1)雕阴:隋大业初年改绥州为雕阴郡,因雕山在该郡西南,故名。

(2)雉堞:指城上女墙。

(3)远戍:指兵士守卫的边地。

(4)明妃:汉元帝官人王昭君,晋人避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又称明妃。

(5)蔡琰:东汉蔡邕之女,字文姬,没于匈奴十二年,为曹操赎归。

(6)单于:曲调名。

(7)扶苏城:绥州于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上郡,即秦始皇太子扶苏曾监兵上郡处。

全文拼音版

suízhōuzuò
diāoyīnshùshuǐnánliúzhìdiéliányúnzhōu
dàiwǎntuómíngyuǎnshùwàngxiānggāolóu
míngfēihuāyīngxiàocàiyǎnguīshíbìnqiū
chánfēngchéngshàngyuègōu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五代著名诗人、词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及第,后入蜀依附王建,任前蜀宰相。其诗多以伤时、怀乡、感旧为主题,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被誉为“秦妇吟秀才”。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其词清丽疏朗,情感真挚,善用白描手法。著有《浣花集》。

相关推荐

狂夫

〔唐代〕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柳梢青·芳草闲门

〔清代〕蒋春霖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带香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诫外生书

〔两汉〕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古怨别

〔唐代〕孟郊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梅花九首·其八

〔明代〕高启

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

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