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望海》是清代作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展现了大海的瑰丽和辽阔,囊括了宇宙、古今、人神,还有诸多的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该词多处用典,把典故巧妙地化用到词篇中来,丰富了词的表达形式和内容。
浪淘沙·望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鳌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词人随康熙帝东巡,途中驻扎于山海关,塞外的阔大景象和壮丽的山海风光,引发了词人心中雄浑之感,于是写下了《浪淘沙·望海》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站立在海边,远望那茫茫大海,那迷迷蒙蒙梦幻一般的境界,直令人不由得惊呼了。面对大海,我想起了古人所说的道理,故任那浅薄无知者去嘲笑吧。大海沐浴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又好像给月亮洗了澡。我要乘着木筏到海上去看个分明。
乘桴于海上垂钓,可曾钓得大鳌吗?其实那钓竿也只是轻拂珊瑚罢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只有麻姑知晓,要想知道这巨变,只有问麻姑了。白浪滔天,一片迷蒙中,哪得见蓬壶?
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蜃阙:即海市蜃楼。
(3)蠡测:以蠡测海。
(4)乘桴:乘着木筏。
(5)六鳌:以喻气概非凡。
(6)竿拂珊瑚: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7)桑田清浅问麻姑:葛洪《神仙传》:“麻姑自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曾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女仙名。
(8)蓬壶:海上仙山。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有个人人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簌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浪淘沙·自题庚子秋词后
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岁寒濡呴慰劳生。断尽愁肠谁会得?哀雁声声。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冰。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浪淘沙·五岭麦秋残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令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浪淘沙·清镜上朝云
清镜上朝云,宿篆犹熏。一春双袂尽啼痕,那更夜来山枕侧,又梦归人。
花底病中身,懒约湔裙。待寻闲事度佳辰,绣榻重开添几线,旧谱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