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故人》是南朝梁诗人何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二句写梦,后六句写梦后之望,情景如绘,相思之深切,接下四句感叹身世、直抒相思情愫。全诗语浅情深,情词婉转,悠远隽永,饶有逸韵。
夜梦故人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夜梦故人》这首诗写于天监(502年~519年)后期,诗人年暮客居异乡,境况孤凄,加之仕进受挫,诗人被沉重的精神负荷压抑着。因此,怀恋故旧的情绪同抒写客观的寂寞以及感慨时命的不济,交织在一起,组成这篇抒情杰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客居他乡,从与老朋友在一起的梦中惊醒,再也无法平静入眠。
掀帘而出,见江心水波荡漾;回视屋内,见竹影投印空床。
西斜的落月挂在江河与支流交汇处,站在沙洲外听见远处的风声。
时日虽未算晚,但与故人相聚之路遥遥无尽。
我已经不合世用,就像那漂泊的飞蓬。
思念没有地方可以寄托,只能死死地压在心中。
注释
(1)客心:指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2)夜魂:夜梦,古人以为梦为人有魂魄所致。
(3)言:发语词,无义。
(4)同:在一起。
(5)水动:江水荡漾或江水奔流。
(6)映竹见床空:竹影映于空床。
(7)浦口:江河与支流交汇处。
(8)斜月:西斜的落月。
(9)洲外::沙洲外。
(10)长风:远风。
(11)九秋:秋季九十天,指秋末。
(12)千里路难穷:言与友朋相见之难,亦含有仕途不得志之失望。难穷,难以穷尽、前路漫漫。
(13)臃肿木:形容树大而臃肿虛肥。见《庄子·逍遥游》,何逊这里比喻自己不合世用,诗人以臃肿木自喻,表示自己不合世用。
(14)飘飖蓬:以飞蓬的飘荡无根比喻自己的身世飘泊。蓬,飞蓬,植物名,茎高尺余,秋天开白色球状小花,遇风则离枝而飞旋。
(15)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所以称为寸心。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何逊的诗
相关推荐
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夜起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沈阴曀曀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
夜半闻横管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夜感
无眠动归心,寒灯坐将灭。
长恐浮云生,夺我西窗月。
夜游宫·宫词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余生,今至此。
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夜亭度雁赋
春望山楹,石暖苔生。云随竹动,月共水明。暂消摇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度声已凄切,犹含关塞鸣。从风兮前倡融,带暗兮后群惊。帛久兮书字灭,芦束兮断衔轻。行杂响时乱,响杂行时散。
已定空闺愁,还长倡楼叹。空闺倡楼本寂寂,况此寒夜褰珠幔。心悲调管曲未成,手抚弦,聊一弹。一弹管,且陈歌,翻使怨情多。
夜坐有感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尘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到夜深。
夜泊润州江口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