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过山村》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布局以“寒水”开始,“烟火”告终,中间历叙旷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边烽,给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从惶恐而至欣慰。诗人对山区景物采用移步换景法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动,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发展。作品充分地体现了贾岛“幽奇寒僻”的诗风。
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暮过山村》此诗是诗人在一个深秋日暮时分路过一处山村的纪实,其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几里远就能听到凄寒的水声,山区人家居住分散没有近邻。
怪禽从旷野上传来声声鸣叫,昏惨的落日惊恐过路的行人。
一弯新月未得照彻漫漫长夜,边关的烽火并没有越过三秦。
远处几棵萧条的桑柘树外面,袅袅炊烟渐觉与人相近相亲。
注释
(1)寒水:此指清冷的流水。
(2)山家:山野人家。
(3)四邻:周围邻居。
(4)怪禽:此指鸱鸮一类的鸟。
(5)啼:后省略“于”字。
(6)旷野:空阔的原野。
(7)恐:此处为使动用法,使……惊恐。
(8)行人:出行的人。
(9)初月:新月。
(10)终夕:通宵,彻夜。
(11)边烽:边境上报告战事的烽火。
(12)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13)萧条:此处为稀疏之意。
(14)桑柘:此处用本意,桑木与柘木。
(15)外:一作“处”。
(16)烟火:指炊烟,泛指人烟。
全文拼音版
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作者介绍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其诗清奇僻苦,精于炼字,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代表作《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等以“推敲”典故闻名。早年为僧,后还俗应试却屡试不第,晚年任长江主簿。诗风孤峭冷寂,多写贫士困顿与自然幽境,开晚唐“苦吟派”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贾岛的诗
相关推荐
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一
玉砾金沙一径长,暑中无处可追凉。
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暮春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四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暮春山间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过回乐烽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暮春遇雨
暖风吹雨浥¹轻尘,满地飞花断送春。
莫上高楼凝望眼,天涯芳草正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