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含娇含笑

〔唐代〕温庭筠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作品简介

《女冠子·含娇含笑》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表面上是刻画女道士的容貌,其实是言情之作。上片写女道士容貌的娇媚柔美以及她的妆容与服饰,下片写女道士的情态与心理活动是那样的闲适与安然,结尾二句抒写其心愿。全词以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来状写女主人公的外貌神态,体现出温词的美学特质。

创作背景

《女冠子》这个词牌原来就是吟咏女道士的,所谓“女冠”,即是女道士。唐朝时,一般女子不戴冠,只有女道士戴黄冠,因而人称女道士为“女冠”或“女黄冠”。温庭筠《女冠子·含娇含笑》这首词就是咏其本事。

翻译注释

翻译

带着娇羞,含着微笑,鬓云一缕轻飘。虽是昨夜残妆,依旧那样窈窕。玉簪绾住浓发,寒如秋水一般,衣裙飘动,仿佛碧烟缭绕。

在那鸾镜里面,微露她雪白的胸脯,犹如在那凤楼前边,一棵亭亭玉立的仙树。传信给美丽的伴侣们,早日地成仙脱俗,免却情爱牵缠的痛苦。

注释

(1)女冠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双凤翘”。双调四十一字,前段五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2)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带着娇态,含着微笑,隔夜的翠眉已薄,脸上的胭脂已淡,而仍然显得美丽。宿翠残红,指脸面上的残妆,未重新打扮。窈(yǎo)窕(tiǎo):形容女子文静而美丽。

(3)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晶莹的玉簪寒如秋水,帷幕的轻纱如卷碧烟。“簪”“卷”,都是动词。

(4)雪胸:形容胸脯洁白如雪,唐代女妆微露胸脯,故有此说。

(5)鸾镜:妆镜。范泰《鸾鸟诗序》:“罽宾王获彩鸾鸟,欲其鸣而不能致。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可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哀响中宵,一奋而绝。”后来人们就称镜子为“鸾镜”。

(6)琪树凤楼前:女主人如亭亭玉立的琪树,在凤楼之前。琪树:仙家的玉树。凤楼:泛指华丽的楼阁。

(7)寄语青娥伴:指女方寄言给自己的伴侣,劝之早日求道成仙。寄语:传信。青娥:指美丽的少女。

全文拼音版

guānzi··hánjiāohánxiào
hánjiāohánxiào宿cuìcánhóngyǎotiǎobìnchánhánzānqiūshuǐqīngshājuǎnyān
xuěxiōngluánjìngshùfènglóuqiánqīngébànzǎoqiúxiān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女冠子·元夕

〔宋代〕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女冠子·淡烟飘薄

〔宋代〕柳永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廓。波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想端忧多暇,陈王是日,嫩苔生阁。

正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蕙,披襟处、波翻翠幕。以文会友,沈李浮瓜忍轻诺。别馆清闲,避烟蒸、岂须河朔。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