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组诗。整组诗是以评议政局和怀念故旧为内容的,是它对新的政治形势的一种感应。从艺术形式上看,是学习杜甫的那些议论时事人物的变体绝句的,正如杜甫讲的“老去诗篇浑漫与”,往往随意挥洒;但“老去渐于诗律细”,愈老愈熟,愈趋平淡,则又觉自然而浑成。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黄庭坚晚年作品。元符三年(1100)五月徽宗即位,政策改变,旧党被陆续召回,山谷在新君即位的当月就接到复官令,延宕至十二月离开戎州,途中时有逗留,至次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四月抵达荆南(即今湖北江陵),寄家沙市等待改官的命令。《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就是在荆南待命时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像当年的伏波将军一样,在文坛上征战多年;如今却像病中的维摩诘,困居在菩提坊。
近处的积水没有鸥鹭飞翔,偶尔有归家的牛浮水而过,露出鼻子。
注释
(1)荆江亭:在江陵(今属湖北)。
(2)即事:写眼前景物和感触。
(3)翰墨场:文坛。
(4)老伏波:马援,东汉名将,封伏波将军,六十二岁时尝自请出征五溪(今湖南、贵州交界处)。这里诗人以“老伏波”自况。
(5)菩提坊:佛寺。
(6)维摩:即维摩诘,学问僧,尝带病讲经,故历代文人喜以自况。
(7)近人:和人靠近的地方。
(8)浮鼻过:指牛渡水时在水面露出鼻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起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搆强名。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中感怀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殽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二
维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元年。
传闻有意用幽侧,病著不能朝日边。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七
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
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六
死者已死黄雾中,三事不数两苏公。
岂谓高才难驾御,空归万里白头翁。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三
禁中夜半定天下,仁风义气彻修门。
十分整顿乾坤了,复辟归来道更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