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宫人琵琶引九首·其八

〔元代〕王士熙

贱妾霞宫母在堂,当年云鬓共苍苍。

太平传得梨园谱,似说春风梦一场。

全文拼音版

gōngrényǐnjiǔshǒu··
jiànqièxiágōngzàitángdāngniányúnbìngòngcāngcāng
tàipíngchuányuánshìshuōchūnfēngmèngchǎng

作者介绍

王士熙(约1265—1343),字继学,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元代中后期文学家、官员。为名臣王构长子。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要职。其文学与弟王士点齐名,诗文皆有时誉,尤擅书法。在奎章阁时代,与虞集、揭傒斯等文臣多有唱和,是当时大都文坛的核心人物之一。著有《王鲁公诗钞》(已佚),作品散见于《元诗选》等总集。

相关推荐

李凭箜篌引

〔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陵咏

〔唐代〕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唐代〕李商隐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

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樛枝势夭矫,忽欲蟠拏空。

又如惊螭走,默与奔云逢。

孙枝擢细叶,旖旎狐裘茸。

邹颠蓐发软,丽姬眉黛浓。

视久眩目睛,倏忽变辉容。

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峰。

又如洞房冷,翠被张穹笼。

亦若暨罗女,平旦妆颜容。

细疑袭气母,猛若争神功。

燕雀固寂寂,雾露常冲冲。

香兰愧伤暮,碧竹惭空中。

可集呈瑞凤,堪藏行雨龙。

淮山桂偃蹇,蜀郡桑重童。

枝条亮眇脆,灵气何由同。

昔闻咸阳帝,近说稽山侬。

或着仙人号,或以大夫封。

终南与清都,烟雨遥相通。

安知夜夜意,不起西南风。

美人昔清兴,重之犹月钟。

宝笥十八九,香缇千万重。

一旦鬼瞰室,稠叠张羉罿。

赤羽中要害,是非皆匆匆。

生如碧海月,死践霜郊蓬。

平生握中玩,散失随奴童。

我闻照妖镜,及与神剑锋。

寓身会有地,不为凡物蒙。

伊人秉兹图,顾盼择所从。

而我何为者,开颜捧灵踪。

报以漆鸣琴,悬之真珠栊。

是时方暑夏,座内若严冬。

忆昔谢驷骑,学仙玉阳东。

千株尽若此,路入琼瑶宫。

口咏玄云歌,手把金芙蓉。

浓蔼深霓袖,色映琅玕中。

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形魄天坛上,海日高瞳瞳。

终期紫鸾归,持寄扶桑翁。

李夫人三首·其三

〔唐代〕李商隐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

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波割。

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

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

李氏山房藏书记

〔宋代〕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其一

〔两汉〕佚名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