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宋代〕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作品简介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是北宋秦观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约写于宋哲宗绍圣三年,作者贬官郴州时,回忆昔日曾经潇湘的感受。词人从驻舟湘水之浦生发想像,把自己遭贬的愁苦与屈原、湘灵的不幸遭遇联系起来,感情凄苦而不卑弱。在艺术上写景如画,很好地传达了湘江之上的夜色,那寂寥幽清的场景如在目前,搬用前人成句也宛如自创。全词清空骚雅,意境幽深,充满感伤的情调,渗透着楚辞的情韵,在秦观词中别具一格。

创作背景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此词乃绍圣三年(1096)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千里潇湘”,是词人的泊舟之处,也是昔日屈原等迁客骚人乘舟经行的地方。词人因被贬郴州而夜泊湘江,与当年屈原、贾谊等人因怀才不遇而行吟江畔,境遇何等相似。现实的、地理的长河,与历史的、时间的长河通过“千里潇湘”交汇,词人的命运,也通过“千里潇湘”与古代迁客们的命运紧紧相连,引发了作者的深沉感慨。

翻译注释

翻译

千里潇湘之上,渡口水色青青,屈原的兰舟曾驶过。明月高挂中天,清风渐渐停息,玉露清莹,微波不兴,漫天星斗映寒水。

独倚高高桅杆,心中无限忧思,远远传来凄清的瑟声,低低诉说着千古幽情。一曲终罢人不见,江上青峰孤耸。

注释

(1)临江仙:词牌。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上下片各有三处平韵,五十八字。柳永演为慢词,上片五处平韵,下片六处平韵,共九十三字。

(2)挼蓝:形容江水的清澈。挼蓝,古代按取蓝草汁以取青色,同“揉蓝”。黄庭坚《同世弼韵作寄伯氏在济南兼呈六舅祠部学士》:“山光扫黛水挼蓝,闻说樽前惬笑谈。”

(3)兰桡:兰舟,船的美称。桡,桨,借代为船。庾信《奉和泛江》:“锦缆回沙碛,兰桡避荻洲。”

(4)冷浸一天星:语本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5)危樯:高高的桅杆。危,高。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6)遥闻妃瑟泠泠:听到远处湘灵鼓瑟的声音。妃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后汉书·马融传》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

全文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qiānxiāoxiāngruálán
qiānxiāoxiāngruálánlánráocéngjīngyuègāofēngdìnghuáqīngwēichéngdònglěngjìntiānxīng
wēiqiángqíngqiǎoqiǎoyáowénfēilínglíngxīnshēnghánjìnjīnqíngzhōngrénjiànjiāngshàngshùfēngqīng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婉约清丽,多写男女情思与羁旅愁绪,《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满庭芳》"山抹微云"等皆为传世名篇。诗风精致,散文亦佳。虽受苏轼赏识,但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晚年放还途中卒于藤州。作为北宋婉约词派代表,其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对周邦彦、李清照等影响深远,著有《淮海集》,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

秦观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送王缄

〔宋代〕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临江仙·碧染长空池似镜

〔五代〕顾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满衣红藕细香清。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

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赢得愁生。博山炉暖澹烟轻。蝉吟人静,残日傍,小窗明。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宋代〕晏几道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宋代〕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临江仙·佳人

〔宋代〕李石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栏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宋代〕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