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白描手法捕捉牧童骑牛的生动瞬间。前两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展现田园野趣,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通过动作骤停的戏剧性转折,传神刻画出儿童的天真机敏。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笔触灵动活泼,将日常场景升华为诗意画面,体现了袁枚"性灵说"主张下对生活本真之美的发掘,展现了古典诗歌中难得的童趣与生机。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所见》此诗作于乾隆年间袁枚隐居随园时期。作为性灵诗派领袖,袁枚主张诗歌应抒写真实性情。诗中牧童形象源自诗人乡居观察,通过"捕蝉"这一童趣细节,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当时诗坛拟古之风盛行,袁枚却以日常琐事入诗,实践其"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理念,展现了突破传统的革新精神,为清代诗歌注入鲜活的生活气息。
翻译注释
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1)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2)黄牛:牛的一种毛多呈黄色,也有黑色或红棕色。能耕地拉车,体型比水牛小。一般分为蒙古牛、华北牛和华南牛三大类型。
(3)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4)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林。樾:树荫。
(5)意欲:想要。
(6)鸣蝉:鸣叫的知了。
(7)闭口: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意思。
(8)立:站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