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散花楼送客》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是一首送别词,是作者在送张见阳出任湖南江华县令离京时所作。此词表达了词人对远游的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鼓励之意。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凄凉。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所送之人是张见阳。张见阳字子敏,名纯修,本为内务府包衣,进士及第后先授江华县令,官至庐州知府。张见阳与纳兰结为异姓兄弟,是纳兰的知心故交。康熙十八年(1679年),纳兰性德的挚友张见阳被任命为湖南江华县令,纳兰为其送行,并作此词。
纳兰性德之于张见阳,并非泛泛之交。江华曾一度为吴世瑶所占据,清军刚收复江华不久后张见阳即被派去任职。纳兰深知此时的江华战火未息,民生艰难,且江华历来是多民族交汇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张见阳所得并非美差。然而作为朋友,纳兰不断勉励张见阳要莫惧寒云,要在满目疮痍中成就一番大业。他在与张见阳的书信中写道:“古来名士多以百里起家者,愿足下勿薄一官,他日循吏传中,籍君姓名,增我光宠。”纳兰年轻时也有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而他囿于皇宫中难以施展拳脚,便将自己的目标寄托于好友。
纳兰对张见阳不仅有着殷切的期望,也像兄弟一般深情地关怀着他。他曾作五律遗友人:“楚国连烽火,深知作吏难。吾怜张仲蔚,临别劝加餐。”古时官员到各地赴任,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纵使比不得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但翻山越岭在所难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个中酸楚不需多言。而纳兰似对行宿黄茅山店这般羁旅生活有着别样的期待。
翻译注释
翻译
散花楼上,听得远处胡笳轻唱,天色也已近黄昏,城下捣衣声一下接一下单调地重复着,回荡在这清冷的蒹葭浦,在离人的心中挥之不去。
手把酒杯真想劝您留下啊。此去路途遥远,别怕寒云遮断您的行处。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上,您将夜宿荒村野店,请笑对夕阳下的村社神鼓。
注释
(1)清笳:谓凄清的胡笳声。唐·杜少陵《洛阳》诗:「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2)蒹葭:蒹和葭都是水草,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寒云:寒天的云。
(4)黄茅山店:指荒村野店。黄茅,茅草名。唐·白樂天《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5)村社: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蝶恋花·兰溪
桂棹悠悠分浪稳,烟幕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
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
翠苑红芳晴满目。绮席流莺,上下长相逐。紫陌闲随金坜辘。马蹄踏遍春郊绿。
一觉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烟雨满楼山断续。人闲倚遍阑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