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烧豆秸去煮豆子,豆秸在锅下哭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我被烧成灰却煮熟了你,正好去办酒席!
注释
(1)萁:豆秸。
(2)釜:锅。首两句出自曹植《七步诗》。
(3)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此处作动词用,指燃烧成灰烬。
(4)教席:宴请教师的酒席。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烧豆秸去煮豆子,豆秸在锅下哭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我被烧成灰却煮熟了你,正好去办酒席!
(1)萁:豆秸。
(2)釜:锅。首两句出自曹植《七步诗》。
(3)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此处作动词用,指燃烧成灰烬。
(4)教席:宴请教师的酒席。
《替豆萁伸冤》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泣的是萁,不是豆,因为在“煮豆燃豆萁”的过程中,化为灰烬的是萁,因此鲁迅要“替豆萁申冤”;豆则由生变熟成为佳肴,正好用去办“教席”,供汪懋祖等人享用,借以讽刺杨荫榆办酒席请汪懋祖等人阴谋加害学生。
《替豆萁伸冤》这首诗作于1925年6月5日。1924年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驱逐段祺瑞军阀政府派遣的校长杨荫榆的斗争,达到了新的高潮。5月20日,杨荫榆公开发表了所谓《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重施其诬蔑学生并为自己开脱罪责的惯伎。于是6月2日的《晨报》上就出现了汪懋祖的所谓《致全国教育界》的意见书。鲁迅即于6月5日写了《咬文嚼字》一文进行反击。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
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下山入屋上山锄,图得生涯总近居。
桑眼未开先著椹,麦胎才茁便生须。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