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雀赋

〔两汉〕曹植

鹞欲取雀。雀自言:“雀微贱,身体些小,肌肉痟瘦,所得盖少。君欲相啖,实不足饱。”

鹞得雀言,初不敢语。“顷来轗轲,资粮乏旅。三日不食,略思死鼠。今日相得,宁复置汝!”

雀得鹞言,意甚怔营:“性命至重,雀鼠贪生;君得一食,我命是倾。皇天降鉴,贤者是听。”

鹞得雀言,意甚沮惋。当死毙雀,头如果蒜。不早首服,捩颈大唤。行人闻之,莫不往观。雀得鹞言,意甚不移。依一枣树,藂蕽多刺。目如擘椒,跳萧二翅。我当死矣,略无可避。鹞乃置雀,良久方去。

二雀相逢,似是公妪,相将入草,共上一树。仍叙本末,辛苦相语。向者近出,为鹞所捕。赖我翻捷,体素便附。说我辨语,千条万句。欺恐舍长,令儿大怖。我之得免,复胜于免。自今徙意,莫复相妒。

言雀者但食牛矢中豆,马矢中粟。

作品简介

《鹞雀赋》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主要描写鹞鹰要攫取麻雀,麻雀与鹞鹰斗智斗勇,最终逃出生天的故事。全赋采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话和叙述相结合的行文方式,形象地展示了麻雀与鹞鹰抗争的场面,构思巧妙,语言诙谐。

创作背景

曹植自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始获罪后,一直处于四处漂泊、生命受到威胁的时期,直到黄初二年冬季返回鄄城后才开始安定下来。联系曹植于黄初年间获罪的实际情况,与《鹞雀赋》或许有所关联。因此曹植写该赋极可能发生在其返回鄄城,环境相对安定后,又碍于曹丕的高压不能明述事情经过,就只好借用民间通俗文学的形式以抒怀。根据《舆地碑记目》的碑文记载,《鹞雀赋》成文于黄初三年(222)二月,与曹植的行历吻合。

翻译注释

翻译

一只鹞鹰将要攫取一只麻雀。麻雀于是说道:“麻雀卑微低贱,身体弱小,而且肌肉消瘦;即使您抓到一只麻雀,得到的又多么少!您打算把我吃掉,可我实在不足以使您饱腹。”

鹞鹰听了麻雀的话,开始的时候没敢说什么。后来才说:“近日很不顺利,在旅途中缺乏粮食充饥。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现在连死老鼠都有点儿想吃。今天终于得到你,怎么会再把你放弃!”

麻雀听了鹞鹰的话,心中非常慌乱不宁:“性命至为重要,连麻雀和老鼠都要贪生;您得到我只不过是得到一点儿食物充饥,可我的生命却要因此丧失。上帝观察着天下的芸芸众生,只有有才有德的生灵上帝才会听从。”

鹞鹰听完麻雀的话,心中非常沮丧:本应一命呜呼的麻雀,脑袋不过像一瓣大蒜,他不早早地自首服罪,却在那里转着脖颈大声呼唤;过路的人听了,没有谁不前来观看。而麻雀听了鹞鹰的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意。他依靠着一棵枣树,——这枣树枝叶繁茂,长满尖刺,小小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就像擘开的椒子,双翅扑棱棱跳动不止。我虽然面临死亡,没有一点儿地方可以躲避,可我宁可跟你抗争到底。鹞鹰于是放弃了麻雀,好久好久方才飞去。

这只麻雀遇上了另外两只麻雀——好像是一对夫妇;搀扶着它飞进草丛,共同飞到一棵树上。这只麻雀反复叙述着事情的本末,把自己的痛苦跟他们诉说:方才我自己飞到近处,被一只鹞鹰追逐。仗着我动作迅速,身体轻巧,天生具有言辞辩捷的能力。我用自己动听的言语来劝说他,说出的理由有千句万句。又用欺骗恐吓的办法,使它感到非常恐惧。我最终还能摆脱死难,跟那些被鹞鹰攫取的狡兔相比还算运气。希望您从现在起改变心意,不要再把我忌恨。

人们常说麻雀只是吃牛屎里面的豆以及马屎里面的粟而已。

注释

(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

(2)痟瘦:瘦削,不肥胖。痟,借作“消”,一作“瘠”。

(3)相啖:即吃了我。相,表示偏指一方,用来指代第第二或第三人称宾语,相当于我、你、他。下文“今日相得”等“相”字用法相同。

(4)轗轲:困顿,不得志。

(5)怔营:一作“征营”,叠韵联绵词,惊惶不安貌。

(6)是:一作“陨”。

(7)沮惋:沮丧悲伤。一作“怛惋”,惊惧。

(8)首服:自首服罪的意思。

(9)捩:扭转。一作“列”,一作“烈”。

(10)藂蕽:即葱茏。

(11)擘椒:形容雀目圆而小,如擘开的椒子。擘,裂开。

(12)跳萧:扑腾,跳动。

(13)近出:到离得不很远的地方去。

(14)翻捷:行动迅速。

(15)体素便附:身体向来轻巧。

(16)欺恐:欺骗恐吓。

(17)舍长:蔑称,指鹞。

(18)徙意:改变主意。

(19)矢:同“屎”。

全文拼音版

yàoquè
yàoquèquèyánquèwēijiànshēnxiēxiǎoròuxiāoshòusuǒgàishǎojūnxiāngdànshíbǎo
yàoquèyánchūgǎnqǐngláikǎnliángsānshílüèshǔjīnxiāngníngzhì
quèyàoyánshénzhēngyíngxìngmìngzhìzhòngquèshǔtānshēngjūnshímìngshìqīnghuángtiānjiàngjiànxiánzhěshìtīng
yàoquèyánshénwǎndāngquètóuguǒsuànzǎoshǒulièjǐnghuànxíngrénwénzhīwǎngguānquèyàoyánshénzǎoshùcóngnóngduōbāijiāotiàoxiāoèrchìdānglüèyàonǎizhìquèliángjiǔfāng
èrquèxiāngféngshìshìgōngxiāngjiāngcǎogòngshàngshùréngběnxīnxiāngxiàngzhějìnchūwèiyàosuǒlàifānjié便biànshuōbiànqiāntiáowànkǒngshězhǎnglìngérzhīmiǎnshèngmiǎnjīnxiāng
yánquèzhědànshíniúshǐzhōngdòushǐzhōng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其诗赋辞采华茂,情感深挚,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等展现非凡才情,被誉为“建安之杰”。早年受曹操宠爱,后因曹丕猜忌备受压制。诗以五言为主,开六朝绮丽文风先河,钟嵘《诗品》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之誉,足见其文学地位。

曹植的诗

相关推荐

出妇赋

〔魏晋〕曹丕

念在昔之恩好,似比翼之相亲。惟方今之疏绝,若惊风之吹尘。夫色衰而爱绝,信古今其有之。

伤茕独之无恃,恨胤嗣之不滋。甘没身而同穴,终百年之常期。信无子而应出,自典礼之常度。

悲谷风之不答,怨昔人之忽故。被入门之初服,出登车而就路。遵长途而南迈,马踌躇而回顾。

野鸟翩而高飞,怆哀鸣而相慕。抚騑服而展节,即临沂之旧城。践麋鹿之曲蹊,听百鸟之群鸣。情怅恨而顾望,心郁结其不平。

寒窑赋

〔宋代〕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风赋

〔先秦〕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帏,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馀,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啗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叹逝赋

〔魏晋〕陆机

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涂,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赋曰:

伊天地之运流,纷升降而相袭。日望空以骏驱,节循虚而警立。嗟人生之短期,孰长年之能执,时飘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将及。怼琼蕊之无征,恨朝霞之难挹。望汤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屡戢。

悲夫,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野每春其必华,草无朝而遗露。经终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譬日及之在条,恒虽尽而弗悟。虽不悟其可悲,心惆焉而自伤。亮造化之若兹,吾安取夫久长。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悼堂构之颓瘁,悯城阙之丘荒。亲弥懿其已逝,交何戚而不忘。咨余命之方殆,何视天之芒芒。伤怀凄其多念,戚貌悴而鲜欢。幽情发而成绪,滞思叩而兴端,此世之无乐,咏在昔而为言。

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弥年时其讵几,夫何往而不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苟性命之弗殊,岂同波而异澜,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艰。启四体而深悼,惧兹形之将然。毒娱情而寡方,怨感目之多颜,谅多颜之感目,神何适而获怡。寻平生于响像,览前物而怀之。

步寒林以凄恻,玩春翘而有思,触万类以生悲,叹同节而异时,年弥往而念广,途薄暮而意迮。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托末契于后生,余将老而为客。

然后弭节安怀,妙思天造,精浮神沧,忽在世表,悟大暮之同寐,何矜晚以怨早。指彼日之方除,岂兹情之足搅。感秋华于衰木,瘁零露于丰草。在殷忧而弗违,夫何云乎识道。将颐天地之大德,遗圣人之洪宝。解心累于末迹,聊优游以娱老。

浮淮赋

〔魏晋〕曹丕

溯淮水而南迈兮,泛洪涛之湟波。

仰嵓冈之崇阻兮,经东山之曲阿。

浮飞舟之万艘兮,建干将之铦戈。

扬云旗之缤纷兮,聆榜人之讙哗。

乃撞金钟,爰伐雷鼓。

白旄冲天,黄钺扈扈。

武将奋发,骁骑赫怒。

于是警风泛,涌波骇。

众帆张,群棹起。

争先逐进,莫适相待。

恨赋

〔南北朝〕江淹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登城赋

〔魏晋〕曹丕

孟春之月,惟岁权舆。和风初畅,有穆其舒。驾言东道,陟彼城楼。逍遥远望,乃欣以娱。平原博敞,中田辟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流茎散叶,列绮相扶。水幡幡其长流,鱼裔裔而东驰。风飘颻而既臻,日暗暧而西移。望旧馆而言旋,永优游而无为。

贫家赋

〔魏晋〕束晳

余遭家之轗轲,婴六极之困屯。恒勤身以劳思,丁饥寒之苦辛。无原宪之厚德,有民斯之下贫。愁郁烦而难处,且罗缕而自陈。有漏狭之单屋,不蔽覆而受尘。唯曲壁之常在,时弛落而压镇。食草叶而不饱,常嗛嗛于膳珍。欲恚怒而无益,徒拂郁而独嗔。蒙乾坤之遍覆,庶无财则有仁。涉孟夏之季月,迄仲冬之坚冰。稍煎蹙而穷迫,无衣褐以蔽身。还趋床而无被,手狂攘而妄牵。何长夜之难晓,心咨嗟以怨天。债家至而相敦,乃取东而偿西。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衒卖业而难售,遂前至于饥年。举短柄之口掘,执偏隳之漏鋗。煮黄当之草莱,作汪洋之羹饘。釜迟钝而难沸,薪郁绌而不然。至日中而不熟,心苦苦而饥悬。丈夫慨于堂上,妻妾叹于灶间。悲风噭于左侧,小儿啼于右边。

后赤壁赋

〔宋代〕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憎苍蝇赋

〔宋代〕欧阳修

苍蝇,苍蝇,吾嗟尔之为生!既无蜂虿之毒尾,又无蚊虻之利嘴。幸不为人之畏,胡不为人之喜?尔形至眇,尔欲易盈,杯盂残沥,砧几余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苦何求而不足,乃终日而营营?逐气寻香,无处不到,顷刻而集,谁相告报?其在物也虽微,其为害也至要。

若乃华榱广厦,珍簟方床,炎风之燠,夏日之长,神昏气蹙,流汗成浆,委四支而莫举,眊两目其茫洋。惟高枕之一觉,冀烦歊之暂忘。念于吾而见殃?寻头扑面,入袖穿裳,或集眉端,或沿眼眶,目欲瞑而复警,臂已痹而犹攘。于此之时,孔子何由见周公于仿佛,庄生安得与蝴蝶而飞扬?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咸头垂而腕脱,每立寐而颠僵。此其为害者一也。

又如峻宇高堂,嘉宾上客,沽酒市脯,铺筵设席。聊娱一日之余闲,奈尔众多之莫敌!或集器皿,或屯几格。或醉醇酎,因之没溺;或投热羹,遂丧其魄。谅虽死而不悔,亦可戒夫贪得。尤忌赤头,号为景迹,一有沾污,人皆不食。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聚散倏忽,往来络绎。方其宾主献酬,衣冠俨饰,使吾挥手顿足,改容失色。于此之时,王衍何暇于清谈,贾谊堪为之太息!此其为害者二也。

又如醯醢之品,酱臡之制,及时月而收藏,谨瓶罂之固济,乃众力以攻钻,极百端而窥觊。至于大胾肥牲,嘉肴美味,盖藏稍露于罅隙,守者或时而假寐,才稍怠于防严,已辄遗其种类。莫不养息蕃滋,淋漓败坏。使亲朋卒至,索尔以无欢;臧获怀忧,因之而得罪。此其为害者三也。

是皆大者,余悉难名。呜呼!《止棘》之诗,垂之六经,于此见诗人之博物,比兴之为精。宜乎以尔刺谗人之乱国,诚可嫉而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