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注释
(1)此河:即汴河。
(2)赖:依赖。
(3)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
(4)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1)此河:即汴河。
(2)赖:依赖。
(3)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
(4)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已进入动乱阶段。文人在仕途上非常困难,平安闲放成为他们生活上的目标,精神上则尽量不受外界干扰,皮日休就是这种避世心态与淡薄的代表。这使得他有更多的空闲思史,写出现实主义的咏史诗。
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皮日休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以诗文的形式有意重提这一教训。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授宋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