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辞

〔宋代〕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作品简介

《读长恨辞》是北宋诗人李觏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可说是一篇读书札记。一般人读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都为唐玄宗和杨贵妃抱恨。但这一首七绝,却从另一个角度对唐玄宗迷恋女色,贻误国事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既辛辣,又婉转。首句写“蜀道如天”,用“夜”、“雨”二字,更显艰难。二句写泪“沾襟”,用一“倍”字,足见其中的情感。三句写“更有”,四句写“不动心”。第一联与第二联,一是“倍沾襟”,一是“不动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全诗含意深沉,层层递进,而且讽喻之意颇为尖锐,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翻译注释

翻译

到蜀地的道路比上青天还难,何况是在夜间,又不断地下起了雨呢!值此时刻。唐玄宗想起了杨贵妃,眼泪就伴着铃声不断地流下来了。

那时军中死去的并非贵妃一人,死了那么多人,君王却丝毫也没有怜惜他们,更没有为他们而难受过。

注释

(1)蜀道:通往四川的道路。

(2)淫:多。

(3)沾襟:指唐玄宗十分悲痛,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

全文拼音版

chánghèn
shǔdàotiānyínluànlíngshēngbèizhānjīn
dāngshígèngyǒujūnzhōngshìjūnwángdòngxīn

作者介绍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人。世称“盱江先生”。思想家、文学家。倡立“盱江书院”。其学以儒家为宗,关心时政,反对神秘主义,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盱江文集》),代表作《袁州州学记》被誉为“天下古文第三”。其诗亦清新可诵。

相关推荐

读杜诗

〔明代〕释函可

所遇不如公,安能读公诗。

所遇既如公,安能读公诗。

古人非今人,今时甚古时。

一读一哽绝,双眼血横披。

公诗化作血,予血化作诗。

不知诗与血,万古湿淋漓。

读老杜诗集

〔宋代〕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