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与故人偶集

〔唐代〕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作品简介

《客夜与故人偶集》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情景交融,语短情长,含蓄婉转,意境悠远。

创作背景

《客夜与故人偶集》此诗正写于作者江南入幕期间结果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于江南某旅店之中,偶然遇见离别多年的同乡旧识,不觉满怀惊喜;但是相逢苦短,天亮又将分别,却不知下一次相会将在何时何地,这引起了诗人的满腹惆怅。于是诗人题诗与同乡告别,这篇作品遂得以问世。

翻译注释

翻译

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

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晚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草披满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虫。

你我客居他乡,应该畅饮以排遣愁闷,留你长饮叙旧,只担心天晓鸣钟。

注释

(1)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时令已值清秋。

(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

(3)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形容夜色浓重。

(4)会:聚会。

(5)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6)风枝:风吹拂下的树枝。

(7)惊暗鹊:一作“鸣散鹊”。

(8)露草:沾露的草。

(9)泣寒蛩:指秋虫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寒蛩:深秋的蟋蟀。

(10)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

(11)长:一作“常”。

(12)相留:挽留。

(13)晓钟:报晓的钟声。

全文拼音版

rénǒu
tiānqiūyuèyòumǎnchéngquēqiānzhòng
háizuòjiāngnánhuìfānmèngféng
fēngzhījīngànquècǎohánqióng
zhǎngkānzuìxiāngliúwèixiǎozhōng

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唐代诗人。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其诗题材广泛,风格清丽深婉,尤擅五言,边塞诗雄浑,田园诗淡远。代表作《女耕田行》反映民间疾苦,《塞上曲》展现戍边豪情。诗论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对后世意境理论有重要影响。《全唐诗》存其诗近三百首,是中唐时期重要诗人,与韦应物并称,体现了由盛唐向中唐诗风的过渡。

戴叔伦的诗

相关推荐

客至

〔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夜

〔唐代〕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中除夕

〔明代〕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客从

〔唐代〕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客亭

〔唐代〕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客广陵

〔唐代〕王昌龄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客游

〔唐代〕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