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

〔元代〕杨维桢

齐云楼外红络索,是谁飞下云中仙?

刚风吵起望不极,一对金莲倒插天。

作品简介

《秋千》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头两句写秋千荡下,如云中仙女飘忽而至;第三句写秋千荡上的潇洒与惊险,刚风之力望不及之险,状极少女之矫健与身手不凡;最后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写秋千荡得之惊险与刺激。全诗仅仅摄取了一上、一下两个动作的镜头,寥寥数语,生动地描写出了一位姑娘荡秋千的美妙情态,维肖维妙。

创作背景

《秋千》此诗《续奁集二十咏》中的一篇,当作于元顺帝至正(1341—1368年)初年杨维桢游居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时,诗人于齐云楼内,观楼外一女子荡秋千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齐云楼外系着红色绳索的秋千上,是哪个从云中飘然而来的仙女?

你看她乘风而起,荡在最高处,只见那三寸金莲倒插蓝天。

注释

(1)秋千:一种年轻女性所玩的器具,多设置于贵族和当权者的庭院中。

(2)齐云楼:楼名,古名月华楼。唐曹恭王所建。后又名飞云阁。古址在旧吴县(今苏州)子城上。

(3)络索:系在秋千上的绳索。

(4)刚风:高处的风,劲风。也作“罡风”。

(5)金莲:形容女子的小足。《南史·齐东昏侯纪》载:“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后因称女子缠过的小脚为“金莲”。

全文拼音版

qiūqiān
yúnlóuwàihóngluòsuǒshìshuífēixiàyúnzhōngxiān
gāngfēngchǎowàngduìjīnliándàochātiān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别号东维子,铁笛道人,诸暨(今属浙江)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历任天台县尹、钱清场盐司、建德路总管府推官等。元末遇兵乱,隐居富春山、钱塘、松江等地。诗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时称“铁崖体”。有《铁崖古乐府》《复古诗集》《丽则遗音》等。

杨维桢的诗

相关推荐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登越王台

〔近代〕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秋径

〔宋代〕释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秋浦寄内

〔唐代〕李白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