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代〕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作品简介

《太常引·客中闻歌》是清代词人项鸿祚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先以杏花盛开、燕子忙碌穿梭的生动场景,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笔锋一转,将前文的明媚春光与突如其来的凄风苦雨相对照;下片开头既是对自然景物拟人化的描绘,也是词人内心孤独与沉思的写照,结末听闻一段笛声,打破宁静、触动心弦,就此戛然而止。这首词情景交融,在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中,深刻地抒发了内心复杂、幽微的情感。

翻译注释

翻译

正值杏花开放,燕子也飞来飞去的忙碌,这一切都显出春景的美。偏偏就因为春光绚丽,这几日中,风的号子是那么的凄凉,雨打在身上也是那么的冷。

杨柳的枝叶四处飘散,桃树与银杏树上的花苞、叶儿依旧玲珑娇小。我独自一人站在这景中想自己的心事。刚刚等到我停止了心头的思绪,风将叶儿吹起一片,那吹萧的箫声,也随着风晃荡过墙头,飘向远方。

注释

(1)者:犹“这”。

(2)杨枝:唐诗人白居易侍妾樊素,因善歌《杨柳枝》得名。

(3)桃根:晋代王献之妾桃叶之妹。

全文拼音版

tàichángyǐn··zhōngwén
xìnghuākāiliǎoyànfēimángzhèngshìhǎochūnguāngpiānshìhǎochūnguāngzhěfēngliáng
yángzhīpiāotáogēnjiāoxiǎoliánggāngdàiliángchuīpiànxiāoshēngguòqiáng

作者介绍

项鸿祚(1798—1835),一名廷纪,字莲生,浙江杭州人,家世巨富而为词清婉。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后曾两应礼部试不第。他幼学填词,崇尚花间,自谓“幼有愁癖,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中年之后,家道屡遭变故,以致困顿不堪。他是浙派词的后劲,但能自出机杼而不为姜(夔)张(炎)所束缚,对以后作者如蒋春霖等影响颇大。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

项鸿祚的诗

相关推荐

太常引·寿南涧

〔宋代〕辛弃疾

君王着意履声间,便合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太常引·寿彝斋

〔元代〕倪瓒

柳阴濯足水侵矶。香度野蔷薇。芳草绿萋萋。问何事、王孙未归。

一壶浊酒,一声清唱,帘幕燕双飞。风暖试轻衣。介眉寿、遥瞻翠微。

太常引·速可行治具

〔元代〕许有壬

小斋潇洒颇宜贫。清有竹、静无尘。俗子不敲门。只风月、烟霞是邻。

古瓶清雅,寒梅疏瘦,昨雨忽纷纷。尚有一枝春。快报与、南厅主人。

太常引·寿高丽王

〔元代〕程文海

沁园岁岁菊留芳。待此日、庆真王。金鼎燮和元。

造寿域、同开八荒。

河山带砺,一传千岁,地久与天长。晴日上扶桑。

便先照、琼阶玉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