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庭院中的小草在怨恨着秋天,正自顾自地说长道短;悲鸣的蟋蟀用它们的叫声,来陪伴寒蝉的吟唱。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那豆荚花呵,似乎懂得要沟通邻里间的友好情谊,特意将藤蔓远远地伸过了短墙。
注释
(1)衔:衔恨,含恨。
(2)短长:说长道短,议论秋风好坏。
(3)蛩:蟋蟀。
(4)寒螿:寒蝉。
(5)解:理解,懂得。
(6)通:沟通。
(7)引蔓:伸长蔓条。
(8)殷勤:情意殷切。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庭院中的小草在怨恨着秋天,正自顾自地说长道短;悲鸣的蟋蟀用它们的叫声,来陪伴寒蝉的吟唱。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那豆荚花呵,似乎懂得要沟通邻里间的友好情谊,特意将藤蔓远远地伸过了短墙。
(1)衔:衔恨,含恨。
(2)短长:说长道短,议论秋风好坏。
(3)蛩:蟋蟀。
(4)寒螿:寒蝉。
(5)解:理解,懂得。
(6)通:沟通。
(7)引蔓:伸长蔓条。
(8)殷勤:情意殷切。
《秋日》是南宋高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庭前的草衔着几分秋意,蟋蟀、寒蝉的鸣叫相互应答;三、四句写邻家院子里的“豆花”蔓子打老远爬过墙来。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特别是炼字“衔”“答”“解”,颇为传神,拟人化手法的运用,颇显生动。
高翥是江湖派中较有才情的代表诗人,《秋日》这首小诗,即是作者在夏末秋初,伴着习习秋风,漫步在自家小院里的一时兴来之作。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秋州。
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青语。
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