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护灯花

〔清代〕董以宁

烧得灯明,照他花睡,小苑看花如昼。

喜个银釭,绽开金蕊,欲与枝头相斗。

奈早有,封姨妒,吹将红烛溜。光如豆。

算风流、可能长久,应似我、薄命偏多僝僽。

长是怕他残,护多时、频劳纤手。

一点香煤,落将来、把衣污否。

又还从灯下,细检银泥双袖。

全文拼音版

xiànxiānyīn··dēnghuā
shāodēngmíngzhàohuāshuìxiǎoyuànkànhuāzhòu
yíngāngzhànkāijīnruǐzhītóuxiāngdòu
nàizǎoyǒufēngchuījiānghóngzhúliūguāngdòu
suànfēngliúnéngzhǎngjiǔyīngshìbáomìngpiānduōchánzhòu
zhǎngshìcánduōshípínláoxiānshǒu
diǎnxiāngméiluòjiāngláifǒu
yòuháicóngdēngxiàjiǎnyínshuāngxiù

作者介绍

董以宁(1629—1670),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文友,号宛斋。诸生。与陈维崧、邹祗谟、黄永号“毗陵四子”。工诗词文章,后来专研历法、乐律等学。晚年专事穷经,长于《易》、《春秋》,聚徒讲学。有《董文友全集》。

董以宁的诗

相关推荐

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

〔宋代〕姜夔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法曲献仙音·题姜子野雪溪图

〔宋代〕张炎

梅失黄昏,雁惊白昼,脉脉斜飞云表。絮不生萍,水疑浮玉,此景正宜舒啸。记夜悄、曾乘兴,何必见安道。

系船好。想前村、未知甚处。吟思苦,谁游灞桥路杳。清饮一瓢寒,又何妨、分傍茶灶。野屋萧萧,任楼中、低唱人笑。渐东风解冻,怕有桃花流到。

法曲献仙音·席上听琵琶有感

〔宋代〕张炎

云隐山晖,树分溪影,未放妆台帘卷。篝密笼香,镜圆窥粉,花深自然寒浅。正人在、银屏底,琵琶半遮面。

语声软。且休弹、玉关愁怨。怕唤起西湖,那时春感。杨柳古湾头,记小怜、隔水曾见。听到无声,谩赢得、情绪难翦。把一襟心事,散入落梅千点。

法曲献仙音·冻结林闾

〔清代〕高士奇

冻结林闾,寒凝屋觜,掩映纸窗棂白。

乍得微融,旋看更洒,莎阶扫来三尺。

埋断了银塘路,丛丛草芽碧。

怪绵密,夜还朝、就高沿下,尽点染、湖乡垞南村北。

陌上踏灯人,尚昨夜、粘鞋拖屐。

柳眼梅心,叹年光、未露标的。

且香添篝火,待暖风消释。

法曲献仙音·庭叶飘寒

〔宋代〕方千里

庭叶飘寒,砌蛩催织,夜色迢迢难度。

细剔灯花,再添香兽,凄凉洞房朱户。

见凤枕羞孤另,相思洒红雨。有谁语。

道年来,为郎憔悴,音问隔,回首后期尚阻。

寂寞两愁山,锁闲情、无限颦妩。

嫩雪消肌,试罗衣、宽尽腰素。

问何时梦里,趁得好风飞去。

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

〔元代〕王奕

九曲青溪,千年陈迹,往事不堪依据。

老我重来,海乾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应讶野王当日,三弄罢、乍无语。□□□。

高牙大纛船如屋,又少甚笙歌,翠云箫鼓。

流恨入寒筝,离合君臣良苦。

花落几春□,无此一番风雨。

是何人、尚秦淮门馆,柳桥荷浦。

法曲献仙音·敬次大人题管夫人大士画像韵

〔清代〕钱瑗

著墨句衣,吮毫添晕,腕底香留千古。

竹里行吟,月中窥影,愁心问伊知否。

竖一指、谈禅也,天花堕如絮。恨难数。

更谁怜、梦尘醒后,多少事、赢得几声才女。

莫再钟情根,愿来生、重转西土。

满眼青莲,是鸥波、曾共游处。

悔身无双翼,去伴听经鹦鹉。

法曲献仙音·梁溪雨中七夕

〔清代〕吴山

情以秋兼,事因时会,古说双星今度。

淡月含烟,轻云披汉,河际贝宫琼户。

怅浅碧摇空处,凄风又吹雨。悄无语。

叹红尘、妒人青鬓,幽赏事、多被风惊雨阻。

疏落是襟怀,最难消、月明花妩。

倚遍危栏,望天河、渺渺飞素。漫赓歌达曙。

莫放此宵潜去。

法曲献仙音·钗闪银屏

〔清代〕董元恺

钗闪银屏,帘垂碧月,填就新词铜虎。

黄绢深惭,朱唇轻啭,消得佳人含吐。

细味幽兰香气,偏识郎心苦。郎无误。

有萧娘,殷勤堪顾。红烛下、一字敲来宫谱。

拂拂堕梁尘,听袅袅、歌喉如缕。

笑问知音,闺阁外、可曾相许。

倩浮白、千杯领取,清商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