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初郊墅

〔唐代〕李商隐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

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

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

作品简介

《子初郊墅》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诗人访友人城外别墅之作,首联直写朋友相思相访,中间两联写墙下融水、斋钟槛云、竹柏之阴和渔樵之歌等郊墅之闻见,尾联是诗人抒写自己欲归隐田园之心志。这首诗构思细密,层次井然,语调洒脱,文字晓畅,清健之中蕴含沉郁,平易之中不失肤浅,体现了李商隐七律之本色。

创作背景

《子初郊墅》这大约是诗人在朋友子初的城外别墅所写的一首诗,时令可能是大中十年(856)岁末春初。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认为“此诗浅显,几无须加注,似白傅、放翁体。以致冯浩、张采田疑非义山作。可知仅以风格、用语,甚不可以考定作者,当须以实证、史证为本。”

翻译注释

翻译

面对远处的青山对酒当歌,谢谢你依然思念着我。黎明的鼓声刚刚响过,我就离城奔赴你的郊外屋舍。

寒冬的雪花开始融化,与墙下的溪水静静汇合。寺院的斋钟响个不停,驱不散门前的云朵。

云翳笼罩着翠竹松柏,移动的阴影浓淡交错。渔樵声中听得见有人唱歌,断断续续,此起彼落。

这种优美的环境实在不错,我也想在郊外买房筑窝从此开始新的生活,相约子孙一道耕耘劳作。

注释

(1)郊墅:京郊的房舍。

(2)君:指子初。

(3)鼓:更鼓。

(4)斋钟:斋时之钟。佛家过午不食为斋,故正午为斋时。

(5)散:作动词,震散。

(6)渔樵:指捕鱼砍柴时发出的声响。

(7)烟舍:炊烟弥漫之村舍,常为隐者所居。

(8)事:从事。

全文拼音版

zichūjiāoshù
kànshānduìjiǔjūntīngchéng访fǎngjūn
xuětiānqiángxiàshuǐzhāizhōngsànkǎnqiányún
yīnzhúbǎinóngháidànqiáoduàngèngwén
cūnnánmǎiyānshězisūnxiāngyuēshìgēngyún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子产不毁乡校颂

〔唐代〕韩愈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子鱼论战

〔先秦〕左丘明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