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灞池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诗词之一。这两首诗跟我们通常印象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诗风有较大不同,这里的作者早已褪去了慷慨激昂的烟火气,变得有种说不出的淡泊。尤其是“开门望长川”诗,满篇看起来不着边际,寡淡无味。但是就是这种没有味道,反而像中国山水画,韵味都在空白处。把荤菜做好吃是大厨,但是把白开水煮好喝才是美食家。
题灞池二首·其一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打开门望见灞水,暮色中看见了一个钓鱼翁。
敢问这位白头老者,您在这里钓鱼几年了?
注释
(1)灞池:在灞陵上。灞池在诗人故园附近。
(2)刈:割。
全文拼音版
题灞池二首·其一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并称“联璧”。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雄浑豪迈,展现边塞风光与将士壮志;《芙蓉楼送辛渐》等送别诗则含蓄深婉。曾任江宁丞、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风刚健清新,尤擅刻画边塞与宫怨题材,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昌龄的诗
相关推荐
题江阴城墙
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题卢处士山居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题自画大树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题扇
渺渺太湖秋水阔,扁舟摇动碧琉璃。
松陵不隔东南望,枫落寒塘露酒旗。
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题饶州酒务厅屏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傍人应不解,仗藜携酒看芝山。
题败荷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题谷熟驿舍二首·其二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题崇福寺禅院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