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她踏着水波而来,肌肤像雪一样洁白,亲手拿着一片红叶,要我在上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我还给她一钵饱含无奈的泪水,只恨我们相遇时,我已剃度为僧,无法回应这份情意。
注释
(1)凌波:在水上行走。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她踏着水波而来,肌肤像雪一样洁白,亲手拿着一片红叶,要我在上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我还给她一钵饱含无奈的泪水,只恨我们相遇时,我已剃度为僧,无法回应这份情意。
(1)凌波:在水上行走。
《本事诗十首·其九》是近代诗僧苏曼殊一首情致哀婉的七言绝句。此诗以佛家因缘为背景,抒发了诗人身处空门而面对情缘时的深刻矛盾与无奈。前两句“乌舍凌波肌似雪”以仙女喻红颜,描绘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主动示好的情景,“红叶题诗”典故暗喻情缘天定;后两句笔锋陡转,“还卿一钵无情泪”以佛家钵盂盛泪,象征以空寂之心回报情愫,结句“恨不相逢未剃时”直抒胸臆,将僧戒与俗情的冲突推向高潮。全诗用典精妙,情感炽烈而克制,在短短四句中展现了宗教信仰与人间情感的剧烈碰撞,是苏曼殊“情僧”形象的典型写照。
《本事诗十首·其九》此诗为《本事诗十首》组诗之一,作于1909年,是苏曼殊为日本艺伎百助枫子所写。诗人与百助相知相惜,却因已皈依佛门无法接受这段感情。诗中化用多重典故:“乌舍”指印度神女乌摩,“凌波”语出曹植《洛神赋》,“红叶题诗”取自唐代宫女借红叶传情的故事,而“恨不相逢”则翻用唐代张籍《节妇吟》诗句。这些典故的叠加,既暗喻百助的深情与高雅,又强调诗人身处空门的无奈,深刻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复杂心境。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
且当事芝术,从吾所好云。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丹唐拜轮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朱弦休为佳人绝,孤愤酸情欲语谁?
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书一卷,他年重检石榴裙。
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
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前身。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那堪重听八云筝。
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
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已矣,任他人作乐中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