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十首·其九

〔近代〕苏曼殊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她踏着水波而来,肌肤像雪一样洁白,亲手拿着一片红叶,要我在上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我还给她一钵饱含无奈的泪水,只恨我们相遇时,我已剃度为僧,无法回应这份情意。

注释

(1)凌波:在水上行走。

本事诗十首·其九拼音版

běnshìshīshíshǒu··jiǔ
shèlíngxuěqīnchíhóngsuǒshī
huánqīngqínglèihènxiāngféngwèishí

作品简介

《本事诗十首·其九》是近代诗僧苏曼殊一首情致哀婉的七言绝句。此诗以佛家因缘为背景,抒发了诗人身处空门而面对情缘时的深刻矛盾与无奈。前两句“乌舍凌波肌似雪”以仙女喻红颜,描绘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主动示好的情景,“红叶题诗”典故暗喻情缘天定;后两句笔锋陡转,“还卿一钵无情泪”以佛家钵盂盛泪,象征以空寂之心回报情愫,结句“恨不相逢未剃时”直抒胸臆,将僧戒与俗情的冲突推向高潮。全诗用典精妙,情感炽烈而克制,在短短四句中展现了宗教信仰与人间情感的剧烈碰撞,是苏曼殊“情僧”形象的典型写照。

创作背景

《本事诗十首·其九》此诗为《本事诗十首》组诗之一,作于1909年,是苏曼殊为日本艺伎百助枫子所写。诗人与百助相知相惜,却因已皈依佛门无法接受这段感情。诗中化用多重典故:“乌舍”指印度神女乌摩,“凌波”语出曹植《洛神赋》,“红叶题诗”取自唐代宫女借红叶传情的故事,而“恨不相逢”则翻用唐代张籍《节妇吟》诗句。这些典故的叠加,既暗喻百助的深情与高雅,又强调诗人身处空门的无奈,深刻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复杂心境。

相关诗文

赤谷安禅师塔

〔唐代〕卢照邻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

且当事芝术,从吾所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