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笛诗》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一首咏物诗。此诗以笛为吟咏对象,通过“柯亭奇竹”的典故赞笛材之珍异,以“含情抑扬”拟笛声之情感起伏,后两句“妙声发玉指”描绘演奏之精妙,“龙音响凤凰”以龙吟凤鸣喻笛音超凡脱俗。全诗语言凝练,意象华美,将笛之材质、声韵与演奏融为一体,展现了南朝宫廷文学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追求。
咏笛诗
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柯亭有奇异的竹子适合做笛,竹笛吹起来高低抑扬饱含深情。
美妙的声音从如玉的手指发出,既像是龙吟又像是凤鸣。
注释
(1)龙音:谓笛音似龙吟。
(2)响凤凰:谓吹奏的声音似凤鸣。
全文拼音版
咏笛诗
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出生在秣陵(今南京),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因为拥立齐明帝萧鸾有功,当上了中书侍郎。公元502年(南齐中兴二年),代齐和帝自立。博学能文,勤政爱民。长于文学,有才子之名,是“竟陵八友”之一,精通琴、棋、书、画,还能亲自动手制作、改良乐器,是个不错的调音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
相关推荐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咏鹰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咏桂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笛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
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
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
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