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品简介

《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咏物组诗第五首,以骏马意象寄托人生抱负。前两句"沙雪""月钩"的奇崛比喻,构建塞外战场的凛冽背景;后两句"金络脑"的华美装备与"踏清秋"的驰骋想象,在压抑中迸发昂扬斗志。全诗以"如-似-当-走"为意脉,语言凝练如刀刻,体现李贺诗歌"虚荒诞幻"的浪漫主义特色。

创作背景

《马诗》此诗作于元和年间(806-820年)李贺任奉礼郎时。诗人因避父讳("晋肃"谐"进士")不得应试,借良马不得重用自况。"金络脑"典出《西京杂记》汉武帝汗血宝马,其"踏清秋"的意象影响李商隐"八骏日行三万里",今河南宜阳李贺故里建有"诗鬼"雕塑群。

翻译注释

翻译

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

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

注释

(1)大漠:广大的沙漠。

(2)燕山:在河北省,东西走向,构成了一些重要隘口,如古北口,喜峰口等。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3)何当:何时,何日。

(4)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妆饰的马笼头。

(5)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6)清秋:清朗的秋天。

全文拼音版

shī
shāxuěyānshānyuègōu
dāngjīnluònǎokuàizǒuqīngqiū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世称“诗鬼”。其诗想象奇诡,语言秾丽,善用神话典故,开创“长吉体”,代表作《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充满幻魅色彩。因避父讳不得应进士试,终身落魄,27岁英年早逝。诗中常流露生命短促之悲,风格独树一帜,对晚唐李商隐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