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新安江内一滩又一滩,经过一滩好象增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要经过三百六十滩,那就是三千六百丈。那么,它的发源地——新安,就在天上。
注释
(1)复:又。
(2)三百六十滩:非实数。与“高十丈”一样,都是夸张语。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新安江内一滩又一滩,经过一滩好象增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要经过三百六十滩,那就是三千六百丈。那么,它的发源地——新安,就在天上。
(1)复:又。
(2)三百六十滩:非实数。与“高十丈”一样,都是夸张语。
《新安滩》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创作的五言绝句,该诗描写了诗人从新安江下游到上游的感受,诗人用浅显的语言,夸张的手法,有力地显示出新安江势的险峻。全诗紧凑,有乐府民歌风味。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诗人从从杭州坐船去往新安,坐船逆水而行,随着地势的逐渐增高,每经过一滩就像增高十丈,诗人颇有所感,遂作此诗。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已被月知处,斩新风到来。
无人伴幽境,多取木兰栽。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
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
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
残村时有两三家,缭绕清脂路更赊。
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