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片风丝雨笼烟絮》是明末诗人夏完淳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暮春的清风、丝雨、轻雾、柳絮,突出暮春之景色特征;下片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痛。眼前“景”和胸中“情”紧密融合在一起。此词语言流丽,哀婉感人。
采桑子·片风丝雨笼烟絮
片风丝雨笼烟絮,玉点香球。玉点香球,尽日东风不满楼。
暗将亡国伤心事,诉与东流。诉与东流,万里长江一带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渡江,福王政权崩溃。当时作者年仅十五岁,即随父允彝举兵抗清。他们先随吴志葵水师参与恢复苏州城的战役;兵败后,吴志葵被捕遭杀害,夏允彝投水殉难。次年作者随父执陈子龙加入吴易义师,毁家纾难,不幸再遭失败。此后作者便漂泊于太湖地区,行动隐蔽,图谋再举。此词即作于兵败漂泊之际。
翻译注释
翻译
阵阵春风,丝丝细雨,裏笼着如烟似雾的柳絮。雨絮凝成小球,随风浮动,无休无依。整日东风不止,却不见暴风骤雨!
暗暗发愁,心情伤悲,只因为家与国都已破碎。这愁绪难自已,直把东流作知己。要问愁绪几多?宛如滔滔长江水。
注释
(1)采桑子:词牌名。这个词牌有许多异名,如《伴登临》《忍泪吟》《丑奴儿》《罗敷媚》等。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杨下采桑》,后人截取一“遍”单行,用为词牌,是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阕句法字数相同,各三平韵,也有添字的,名《添字采桑子》,有的增至四十八字,有的增至五十四字,则是变体。
(2)烟絮:如烟似雾的柳絮。
(3)玉点:形容雨点。
(4)香球:形容柳絮。柳絮落地,滚成球状。
(5)尽日东风不满楼:这句是说,整天吹着(不满楼的)微微的春风。尽日,整天。不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这里反用其意。
(6)诉与东流,万里长江一带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化用其意。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夏完淳的诗
相关推荐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采桑子·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