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唐代〕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注释

(1)戴星:顶着星星。喻早出或晚归。

(2)觞:古代盛酒器。作为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

(3)好是:恰是,正是。

(4)屠苏:药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

(5)不得:不能得到,得不到。

元日拼音版

yuán
dàixīngxiānpěngzhùyáoshāngjìngkānjīngliǎngbìnshuāng
hǎoshìdēngqiántōushīxiàoyīngxiāncháng

作品简介

《元日》是唐代诗人成彦雄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元日晨起场景切入,首句“戴星先捧祝尧觞”勾勒百官星夜入朝贺岁的盛况,“祝尧”典故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次句“镜里堪惊两鬓霜”陡然转折,在辞旧迎新之际照见生命流逝的惊心;后两句“灯前偷失笑”与“屠苏不得先尝”以幽默笔触化解悲情,民间饮屠苏酒需从幼及长的习俗,成为诗人自嘲年华老去的巧妙媒介。全诗在庄重典礼与私人感触间自如切换,展现晚唐节令诗独特的人情味。

创作背景

《元日》此诗应作于成彦雄晚年任职期间,反映唐代元日朝会的典制。诗中“祝尧觞”指《唐书·礼乐志》载“元日上寿仪”,“屠苏酒”习俗则出自孙思邈《千金要方》防病药方。与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万象更新不同,成诗聚焦个体生命体验,这种将官方仪轨与个人衰老并置的写法,既受刘禹锡“与老无期约,到来如等闲”的启示,也折射出晚唐诗人对时代兴衰与生命周期的双重敏感。

作者介绍

成彦雄(生卒年不详),字文幹,约为五代南唐时人(旧题唐代)。江南人。工诗,尤擅绝句,多写景咏物、羁旅闲情之作,风格清丽浅近,与当时诗僧贯休常有唱和。有《梅岭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凡27首,多为七言绝句。成彦雄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述怀

〔唐代〕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

〔唐代〕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元日

〔清代〕张问陶

祭诗昨夜望春归,忽地春尘傍客飞。

秃尾驴忙怀旧刺,长须奴老授新衣。

经年一笑随蓬转,隔岁无书恨雁稀。

饮罢屠苏不成醉,南云回首独依依。

元日

〔宋代〕田锡

去年元会立班时,簪绂光辉与礼仪。

今日洺川逢岁旦,延留宾客乐昌期。

朝云暖润轻阴散,晚日融明瑞景迟。

遥念皇州春色早,宫花欲发万年枝。

元日

〔金代〕赵沨

马上逢元日,东风送客愁。

滹沲春水渡,瀛海夕阳楼。

雪照潘郎鬓,尘侵季子裘。

劳生巳强半,更欲玷清流。

元日

〔金代〕杨云翼

香灺犹馀去岁烟,五更斗柄已回天。

来从天外春何早,俵向人间老不偏。

莫问流光似流水,且从今日数今年。

东风五十七年梦,梦觉还惊雪满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