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种粟韵

〔宋代〕朱熹

阿香一笑走丰隆,雨遍平畴万顷中。

旧喜樊迟知学圃,今看许子快论功。

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

珍重诗翁且彊健,东阡南陌兴无穷。

作品简介

《次秀野种粟韵》是宋代诗人朱熹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雨后田园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大地被雨水滋润后的勃勃生机,写出雨后田野的郁郁葱葱,以及晚风中作物摇曳的美景。全诗意境纯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勤劳耕作农民的敬意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推雷车的女神阿香和雷神丰隆笑着走一走,细雨就会撒遍万顷平坦的田野。

以前就喜欢樊迟学习种菜,如今更爱许子夸耀自己种粟之功。

遥想秋天丰腴的稻浪翻滚,在晚风中稻穗低垂。

祝愿老友保重且身体强健,希望你能在田间小路漫步吟咏,尽享兴味无穷。

注释

(1)阿香:中国神话中的西方之神,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

(2)樊迟:即樊须,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3)彊:同“强”。

全文拼音版

xiùzhǒngyùn
āxiāngxiàozǒufēnglóngbiànpíngchóuwànqǐngzhōng
jiùfánchízhīxuéjīnkànzikuàilùngōng
yáoliánfānqiūlǒngxiǎngchuíchuínòngwǎnfēng
zhēnzhòngshīwēngqiějiàngjiàndōngqiānnánxìngqióng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创立“理学”体系,强调“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影响中国思想史数百年。编注《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标准。其诗文明晰严谨,如《观书有感》寓理于景。晚年遭“庆元党禁”迫害,仍讲学不辍,世称“朱子”,与孔子并称“孔朱”,被尊为儒家理学宗师。

朱熹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杨君全送酒

〔宋代〕黄庭坚

扶衰却老世无方,惟有君家酒未尝。

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

醡头夜雨排檐滴,杯面春风绕鼻香。

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宋代〕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

次韵登凌歊台

〔元代〕萨都剌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