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代〕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作品简介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是唐代诗人岑参为送别友人刘单而创作的诗。此诗不直接写惜别之情,也没有祝愿一类的话,只是写出想象中的两个行军镜头,以壮僚友的行色:一是友人迅疾如飞地驰过火山,可见其豪健气概;二是碛西军营惊破战地早晨的号角声,体现军队雄壮的军威。全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构思精巧,别具一格。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袭击唐境。当时的武威(今属甘肃)太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将兵三十万出征抵抗。《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此诗是作者于武威送僚友刘判官(名单)赴军前之作,“碛西”即安西都护府。

翻译注释

翻译

五月的火焰山行人稀少,看着您骑马迅疾如飞鸟。

都护军营在太白星西边,一声号角就把胡天惊晓。

注释

(1)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从吐鲁番向东断续延伸到鄯善县以南。

(2)都护行营:指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行营。行营:出征时的军营。

(3)太白:即金星。古时认为太白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

(4)角:军中乐器,亦用以报时,略似今日的军号。

全文拼音版

wēisòngliúpànguān西xíngjūn
huǒshānyuèxíngrénshǎokànjūnniǎo
xíngyíngtàibái西jiǎoshēngdòngtiānxiǎo

作者介绍

岑参(717—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其诗雄奇瑰丽,多描绘西域风光与军旅生活,与高适并称“高岑”,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充满浪漫豪情。曾两度从军西域,官至嘉州刺史。诗风壮阔激昂,善用夸张想象,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成就,对后世边塞文学影响深远。

岑参的诗

相关推荐

武昌老人说笛歌

〔唐代〕刘禹锡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唐代〕王昌龄

【其一】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其二】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其三】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武昌松风阁

〔宋代〕黄庭坚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武侯庙古柏

〔唐代〕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