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七言绝句,以精巧构思赞美隐士庭院。前两句"茅檐无苔"与"花木自栽"体现主人的高洁品性;后两句"水护田绿"与"山送青来"的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以灵性。全诗以"扫-栽-绕-送"为动作链,对仗工稳而生机流动,"排闼"(推门)一词尤见炼字功力,展现晚年诗风"雅丽精绝"的艺术境界。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此诗作于元丰年间(1078-1085年)王安石退居金陵(今南京)时。湖阴先生为隐士杨德逢号,其宅邻近半山园。诗中"护田""排闼"暗用《汉书》典故却不着痕迹,体现"点铁成金"的诗法,今南京半山园遗址公园刻有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注释
(1)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2)净:一说“静”。
(3)无苔:没有青苔。
(4)成畦: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5)水:指玄武湖。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7)山:指钟山、覆舟山。
(8)排闼:开门。闼:小门。
(9)送青来:送来绿色。
全文拼音版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