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李珣创作的词作,这首词上阕通过描写烟霞、云水等意象,借用范蠡的典故表露了自己国亡不仕、归隐山水、五湖看春、不思尘世之志。下阕写词人设想隐逸湖中,泛舟自适。以无人居住的花岛为邻,与鸥鸟为伴,洗却尘世的烦恼,极赞隐士生涯的神秘高洁,流露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情。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这首词约作于同光三年(925)前蜀被灭亡后,诗人身上发生了由魏阙向江湖的转变。既隐逸,就自然以道家避世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于是写下此词直抒胸臆地把归隐思想和盘端出,以表示自己“志烟霞”“慕隐沦”的志趣。
翻译注释
翻译
多么仰慕当年的范蠡,他的志向本就在青山绿水、烟雾云霞之中,吴亡越兴,功成名就时隐姓埋名,寄身于太湖的烟波浩渺之中。纵情山水,寄兴风月。云水中驾一叶扁舟,把酒吟诵,其乐融融。此时此刻,才知道自由的可贵,身心两忘是多么的难得。
与繁花似锦的小岛为邻,和自由飞翔的鸥鸟做伴,多年不见那追逐利禄的豪商巨宦,早已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怎不暗自庆选择了这飘飘欲仙的隐居生活。
注释
(1)烟霞:云气,多泛指山林、山水,这里指归隐之所。
(2)隐沦:隐姓埋名。沦之意为“没”。
(3)功成归看五湖春:用越王勾践灭吴后,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隐迹五湖的故事。五湖:太湖。
(4)一叶:形容船小如树叶。
(5)鸥作侣:与鸥为伴,这里指栖身世外、忘怀得失的隐居生活。
(6)深处:深居简出。
(7)经年:年复一年。
(8)市朝:偏义复词,指朝堂。市,交易买卖的场所。朝,官府治事的处所。后以市朝多指争名夺利的场所。
(9)希夷:无声为希、无色为夷,犹言虚寂玄妙。
(10)微妙旨:精微玄妙的义旨。
(11)潜喜:心中暗喜,发自衷心的喜悦。
(12)荷衣蕙带:荷叶制成的衣服,香革制成的带子。代称隐士衣服。
(13)绝:摆脱,不沾染。
(14)纤尘:微尘,这里指俗世。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珣的诗
相关推荐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
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名利往来人尽老,谁道,溪声今古有休时。
且共玉人斟玉醑,休诉,笙歌一曲黛眉低。情似长溪长不断,君看,水声东去月轮西。
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进贤道上见梅赠王伯寿
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羁恨两相催。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定风波·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定风波·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